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13篇
  免费   100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管理学   5026篇
劳动科学   194篇
民族学   608篇
人才学   678篇
人口学   104篇
丛书文集   10002篇
理论方法论   1766篇
综合类   18989篇
社会学   2089篇
统计学   1031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856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846篇
  2020年   716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1204篇
  2014年   2538篇
  2013年   2103篇
  2012年   2499篇
  2011年   2894篇
  2010年   2658篇
  2009年   2794篇
  2008年   3605篇
  2007年   2638篇
  2006年   2162篇
  2005年   1907篇
  2004年   1695篇
  2003年   1434篇
  2002年   1404篇
  2001年   1087篇
  2000年   833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71.
贾木查主编的《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是目前中国和世界各有关国家《江格尔》研究的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此书对《江格尔》版本和研究成果的历史性考察和整体性研究,使《江格尔》研究达到一个新的科学研究平台。新译本《导论》对《江格尔》产生的历史文化原由、源流、主人公生活原型的考察和研究使该书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和趋同,所提供的25章文本具有国际性、完整性、文学性、导读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172.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鲁迅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审美意象,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鲁迅诗歌意象为六种类型,以三组对立的形态出现,即:历史性意象/现实性意象;东方意象/西方意象;社会性意象/人化自然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昭示了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并形成鲁迅自己独特的诗风。同时,他的诗歌与我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后起的新诗相比,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诗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173.
苗春凤 《社科纵横》2006,21(2):104-105
全球化时代,“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全球环境危机日益突出。从文化哲学层面来审视全球性问题及人类困境,它们是人类文化交往实践的盲目性和极端性造成的。因此,人类文化交往实践树立合理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十分必要。本文认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应是:生命优化的文化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和追求自由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4.
医疗风险分担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医患双方冲突加剧现象的分析,探析有关医疗风险分担的行政立法和司法适法价值取向严重对立的原因,从社会本位角度提出对医疗风险分担法律制度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75.
顾客价值的构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胜市优势.应从功能利益、体验利益和关系利益三方面构筑顾客价值,并用分层处理的方式管理顾客价值,通过加强"接触要点"管理和优化企业流程来提升顾客价值.  相似文献   
176.
陆棉 《南方论刊》2006,(6):36-37
一则好的电视新闻或报道,除了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新闻价值外,如果在摄制上能体现强烈的现场感,那么它的播出效果便会身价培增,甚至还会引起“轰动效应”。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现场感首先是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在采访、拍摄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77.
价值理念是环境资源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而立法目的是立法者对环境资源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环境资源法立法目的的差异实质上是价值理念不同的表现。因此,将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的环境资源法,其真正目的应该是保持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而不是保护这一整体中某一部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8.
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再创作。无论是创作冲动、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达,文学翻译与艺术创作都具备同一性。但是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文学翻译受到原作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提倡创造性翻译,以实现译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79.
克隆人技术应用的“能做”与“应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哲学的维度 ,以对人的解读为切入点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中 ,分析克隆人技术应用的“能做”与“应做”,反思并祛魅工具理性 ,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笔者认为 :在严格的意义上人是不可被复制的 ,克隆人技术至多只是开辟了人类繁衍、自身生命再生产的一个新途径 ;工具理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性与社会问题 ;试图在基因层次上确定“完人”终极标准的努力既不现实 ,又十分危险 ;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作为一种工具理性 ,必须有其目的性价值 ;在对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采取理性谨慎态度的同时 ,应当对探究科学未知活动给予社会宽容。  相似文献   
180.
民族政策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活动,人们才能判断某一项民族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民族政策的延续、革新或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