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13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40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618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8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按约提出关税修订,要求切实实行值百抽五。但此事因日本反对和刁难而迁延近六年之久,最终因中国参战勉强达成。对于中国关税修订的要求,日本外务省和驻华使节主张有条件地答应,而大藏省、工商业者和新闻舆论,却主张坚决反对;至于答应中国修订要求的条件,则比较一致地强调对中国内地制品课以同样的税率。日本之所以反对中国关税修订,是因为中国提高关税给日本对华贸易带来了影响;而更重要的是日本对中国市场抱有极大的野心,朝野均欲压制中国产业的发展。日本的反对,势必引起中国人的反感,中日尤其是民间日益交恶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942.
周亚敏 《城市》2021,(5):71-79
环境规制能够有效促进污染型产业链的转移和外迁.全球化时代产业链的布局遵循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以"污染天堂假说"和"波特假说"为理论基础的产业转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验证.目前,各个国家都意识到完整的产业链关系到国家竞争力与国家安全.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环境规制的广度和力度将进一步拓展,促进环境规制和全产业链的...  相似文献   
943.
944.
以石油焦为碳源,通过高级氧化技术—超声微波Fenton法合成了碳量子点,其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发现Co2+对碳量子点荧光有良好的猝灭作用,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o2+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碳量子点荧光猝灭强度与Co2+浓度在0~100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相似文献   
945.
哥本哈根会谈后,全球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由政府和公共部门融资机制向多元化、市场化和金融化的融资机制发展。在气候融资框架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服务和市场要素将被设计并发展。基于气候融资的创新性、复杂性及中国的情况,提出碳金融法律机制的一套前瞻性、系统性分析框架,特别阐明服务于多层次市场、多元化金融组织机构、多样化产品、立体化服务的碳金融基本要素法律机制,以及由法律框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管机制等构成的碳金融保障机制,能在金融创新的同时控制风险,以金融创新支撑中国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46.
在面临诸多不利条件和巨大挑战下,中国毅然决然作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承诺,彰显为推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巨大努力;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求中国经济系统必须进行彻底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针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引发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进行了分析,并分领域阐述了碳中和目标如何"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同时,对处理好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的辩证关系、发挥碳减排与污染治理的协同效应、实现碳中和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对促进中国经济系统根本性变革,为确保如期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政策设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7.
政府作为碳监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物流企业作为碳监管政策的遵守者,两者存在博弈关系.为提高物流企业的碳减排效率,基于政府对物流企业征收碳税的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碳监管与物流企业碳减排的行为博弈模型,分析博弈主体双方的演化规律和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政府与物流企业的行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碳税率和罚款、降低碳监管成本、完善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提高碳监管的初始力度等都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碳减排效率,减少物流活动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948.
本文首先并采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借助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了绿色创新效率,在检验到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自相关后,构造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显著地促进了绿色创新效率。进一步做了时空双维度异质性分析,表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在东部地区得到验证,而且这种门槛效应在2009-2017年期间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9.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碳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碳关税"的概念。本文结合碳关税的提出背景,总结了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特点,分析碳关税的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分工,进而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50.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均衡的过程,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要面临与政府、其他企业以及消费者进行低碳博弈。企业与政府博弈,要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合理利用政府政策,谋求双赢;与其他企业博弈,需要将博弈理论发挥到极致;与消费者博弈,需要创新,实现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