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磨睺罗"(mahoraga)是佛教的"乐神",和比丘罗睺罗的名字在翻译时虽有两字相同,但不能据此把双方等同。前者是中国宋代民俗艺术的作品题材,元代被禁用后,其名就不再出现在民俗艺术中。但题材的"求子"意义在民俗艺术中一直存在,其形象则有所整合,更广泛出现在民间工艺中,反映了中国民俗艺术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32.
来信为什么他婚前婚后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滴扶老师:您好!您说怪不怪,这是怎么回事?我和A结婚前,A对我好得不得了,真是一点就走,一拍就跳,一个眼色就能指挥他服服帖帖,头头是道!对我父母,对我亲戚朋友,他也非常讨人喜欢,讲究礼貌;再就是人不仅长得潇洒,落落大方,做事也  相似文献   
33.
李克 《新天地》2012,(4):51
老年夫妻朝夕相伴,怎样才能做到心理相容呢?纵观恩爱夫妻的经验,似可归纳为三点经常磨合夫妻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不完全一样,只能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通过磨合相互适应。应该尊重和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有条件的应当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共享其中的乐  相似文献   
34.
我国传播市场解禁已初见端倪 ,国际传播大鳄有备而来。新闻集团的凤凰卫视中文频道、ESPN体育频道、卫视体育频道、Channel[V]音乐频道、卫视国际电影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和凤凰电影频道对国人来说已不陌生 ;维亚康姆的MTV天籁村势头正旺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旗下的华娱电视落地广东。境外媒体正在逐鹿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35.
黔中屯堡的文化生成同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江南文化与山地文化、新兴文化与旧有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及磨合创造促成了屯堡文化的形成,并赋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文化磨合”在屯堡文化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屯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势在必行,屯堡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在新时代文化大潮中进行积极磨合与创造同样不可忽视。屯堡人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信,将多种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磨合创造,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及文化生态的健康有序,使屯堡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稳步前进,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发挥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6.
汉大赋受到了无数的责难,这种责难源自于赋家自身对此文体的极度失望。审美追求与实用意愿的相互冲突不可调和,是他们失望的致因。实际上,大赋的意义在于:展示了文学在抒情言志之外的另一种品性、另一种风范,并且对汉语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驯化、磨合,使早期的汉语表现了空前的张力与光华。  相似文献   
37.
1.爱我,追我,别吻我!怕羞(修)!2.大龄女司机,多关照!3.超级面瓜闪亮登场。4.人老车新,离我远点!5.新手(女)6.您是师傅随便超。7.不会坡起,小心!8.奥拓车:别欺负我小,我哥是奥迪。9.新手手潮,越催越面。  相似文献   
38.
在无休止的爱情考验中,她苦苦经营了3载的恋情最终成为无花果。痛定思过之后,她选择了时下最流行的闪婚方式,21天之后就与恋人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闪婚,不仅给李凡带来了新鲜与刺激,也带来了无奈与烦恼。但最终,她还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技巧有效地与配偶磨合不快,有效地加固了婚姻。  相似文献   
39.
关注和研究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新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崭新命题和课题.一方面.汉语语境遭受到西方诗歌话语的冲击,导致当下诗歌呈现出某种病态的"欧化"特征;另一方面,当下诗歌贬低和摒弃民族文化传统,背弃了汉语语境,造成与汉语语境的隔膜与疏离.为此,当下诗歌要面向时代文化的精神高度,自觉接受汉语语境的限定和制约,不断创新民族诗歌的审美特质,逐步消除与汉语语境的隔膜,实现与汉语语境的融合.同时应看到,单靠技艺上的"雕琢"和突破,难以使当下诗歌走出低谷.重建诗歌标准,必须重归于汉语语境下,在各自不同主张的探索与追求中,经过长久的磨合与历练,最终找到共通的诗歌语言和诗体范式,以促使中国诗歌逐步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