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55篇
  免费   1358篇
  国内免费   393篇
管理学   18222篇
劳动科学   1162篇
民族学   1736篇
人才学   2746篇
人口学   917篇
丛书文集   19954篇
理论方法论   4590篇
综合类   36094篇
社会学   7792篇
统计学   2993篇
  2024年   364篇
  2023年   1301篇
  2022年   1342篇
  2021年   1621篇
  2020年   1310篇
  2019年   1642篇
  2018年   629篇
  2017年   1124篇
  2016年   1529篇
  2015年   2492篇
  2014年   6433篇
  2013年   6043篇
  2012年   6738篇
  2011年   7590篇
  2010年   6519篇
  2009年   7299篇
  2008年   8704篇
  2007年   6115篇
  2006年   5260篇
  2005年   4026篇
  2004年   3312篇
  2003年   3636篇
  2002年   3491篇
  2001年   2862篇
  2000年   2027篇
  1999年   777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从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的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所起作用、存在问题,以提出应对策略,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国企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尽管“道德缺失”是转型期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但当代的“道德缺失”现象并非严重到了危机阶段,中国古代也不是“道德天堂”。今天的道德困境可以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种问题的解决,需依靠有效的维护机制作为保障。落实到根本,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43.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祖国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过硬的高端人才的保证,也是体现高校办学理念、育人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制度建设体系,这也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文章对学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校学风建设在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的思想就传入了中国,梁启超在传统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贯通中对它进行解读;早期国民党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建构民生主义中对它进行评价;无政府主义在反传统中认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虽然各有局限性,但又各有自身的意义。以十月革命的经验解读马克思主义,遮蔽了对马克思思想早期传播的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问题。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互联网+"时代有效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围绕档案资源的使用管理需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使用计算机系统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分类、整理、利用及研究,以促进宝贵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鉴于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展开详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46.
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点,办学宗旨,办学特点多样性,不同的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之适应。这些教学特点就要求了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必须辅助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如何建设低成本,且影响大的图书馆资源是高职学院必须考虑的因素。针对这些经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7.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的管理理念已不再是纯粹的制度和流程,而逐渐让位于人际关系和沟通艺术,更注重与部属的关系和团队建设。正如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  相似文献   
48.
中国提出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既满足了我国在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全方位互联互通提供了重大机遇。然而在总体持欢迎态度的同时,周边国家对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意图和行动仍存在负面认知和情绪,这对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构成了挑战。导致负面态度的关键因素是战略怀疑。因此,我们急需以信任建设为目标,通过澄清意图、创新模式和强化了解等方法,贯彻互利共赢的指导原则,减少和消除相关方的疑虑,以有效推动"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