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99篇
  免费   804篇
  国内免费   205篇
管理学   5199篇
劳动科学   310篇
民族学   776篇
人才学   954篇
人口学   275篇
丛书文集   1201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102篇
综合类   17356篇
社会学   2486篇
统计学   1333篇
  2024年   377篇
  2023年   1446篇
  2022年   862篇
  2021年   968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811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642篇
  2015年   1029篇
  2014年   2125篇
  2013年   1938篇
  2012年   2270篇
  2011年   2569篇
  2010年   2356篇
  2009年   2912篇
  2008年   4005篇
  2007年   2906篇
  2006年   2699篇
  2005年   1875篇
  2004年   1452篇
  2003年   1564篇
  2002年   1502篇
  2001年   1603篇
  2000年   1124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阿拉伯国家相继走上政治独立,有了自主发展民族经济、改变长期落后面貌的国际大环境。经几十年的努力,虽有发展,甚至一些产油国的现代化进程很快,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也未能与世界同步,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有可能被边缘化,面对这一不利的发展趋势,阿拉伯人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扬长避短,积极主动投身于全球化大潮中,才能由被动变主动,最终摘掉落后的帽子。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受加强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推动劳动力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大变革。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社会上对统计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入,统计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统计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在新的形势下,对统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统计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每一位统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经济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基层组工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战斗在最低层,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具体解决矛盾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基层组织工作本来涉及面就广,工作量就大,具体问题就多,加之时势所需,不断增加新内容,不断提出新要求,要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 我们广大基层组工干部要高人一筹,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1、目标定位要高点。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跳一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奋斗目标,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2002年,江苏省加大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发展,增强了经济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梁金钢 《南方论刊》2007,(11):58-6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一件普天同庆的盛事,为我国描绘了一幅和谐发展、开拓进取、生机勃勃的宏伟蓝图。我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党的接班人,更应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  相似文献   
8.
胡立杰 《理论界》2007,(6):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经济质量、社会环境生活质量、思想文化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四个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圈的形成机制及我国都市圈的构建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劲松 《城市》2007,(12):22-25
20世纪下半叶.在全球经济恢复性高速增长、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的共同推动下.一种新型城市化形态——大都市圈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大都市圈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和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在近代城市增长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进入21世纪.我国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城市问联系协作日益紧密。为此,有必要借鉴国际、国内城市发展有益经验.培育一批以超大城市为依托.具有显著带动力的大都市圈.引领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实现代际之间的可协调性的交替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以代际之间对社会资源的发展成果的共享互为条件。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委主任回良玉最近指出:关爱老年群体,建立互尊、互爱、互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