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33篇
  免费   4346篇
  国内免费   953篇
管理学   30508篇
劳动科学   2490篇
民族学   5318篇
人才学   5015篇
人口学   2408篇
丛书文集   45988篇
教育普及   5篇
理论方法论   11304篇
综合类   84190篇
社会学   18119篇
统计学   7587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1825篇
  2023年   3642篇
  2022年   3705篇
  2021年   4570篇
  2020年   3862篇
  2019年   3966篇
  2018年   1648篇
  2017年   2857篇
  2016年   3856篇
  2015年   5821篇
  2014年   14045篇
  2013年   12470篇
  2012年   15096篇
  2011年   16983篇
  2010年   14994篇
  2009年   15538篇
  2008年   18083篇
  2007年   12543篇
  2006年   10325篇
  2005年   10111篇
  2004年   7478篇
  2003年   7054篇
  2002年   6451篇
  2001年   5722篇
  2000年   4404篇
  1999年   1891篇
  1998年   1106篇
  1997年   831篇
  1996年   601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31.
“中部崛起”和“循环经济”是近期以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作为国家在新世纪初几乎同时提出的两个“关键词”,“中部崛起”战略是为了解决空间地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循环经济”模式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两者的提出没有明显、直接的关系,但是都可以归结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观上。在轰轰烈烈的“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之初,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的大力推行正当其时,中部地区完全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基础上的全面崛起。一、循环经济是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的崛起离不开…  相似文献   
132.
张雄 《民族论坛》2006,(2):29-29
株洲市是一个散杂居民族地区,辖有1个民族乡和3个民族村,全市少数民族人口2万余人。这些年来,株洲市着力构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效机制,致力于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连续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一、夯实基础健全工作机制1、统一认识,营造良好氛围。民族工作是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为此株洲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谐株洲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委中心理论学习组每年坚持安排一次民族宗教理论讲座;在市委党校和…  相似文献   
133.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旅游活动是高尚的文化生活,旅游不仅产生经济效益,而且产生社会和文化效益。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时代呼唤旅游,人们向往旅游,但旅游到底对社会经济有哪些作用?它的产业关联度又如何呢?本文将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外汇储备量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取得外汇收入的主要途径有两条:对外贸易外汇收入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也称无形贸易外汇收入)。前者指物质商品带来的外汇收入,后者指国际间有关保险、运输、旅游、…  相似文献   
134.
黄胜红 《民族论坛》2006,(10):21-21
湖南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大做强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从而达到“以一业带百业”的效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笔者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科学制定旅游规划,在“战略”上狠下功夫加强旅游规划工作,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管理,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对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一般而言,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多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为主…  相似文献   
135.
人作为一种关系中的存在,对于环境的独立性始终不能摆脱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当人认识到这种必然性时,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就产生了.作为环境干预主体的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在这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伦理建构中应该明确各自应有之责任和发挥各自应有之作用,从而共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6.
马宗正 《回族研究》2006,(2):103-106
回族习惯法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回族的行为方式、法的观念、社会控制及其法文化的生成、演变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回族习惯法形成发展过程的历史特殊性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在总结分析"十五"期间广西民族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广西民族文化发展的思路:强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的共识;以民族节庆为平台,广泛推崇民族文化;加强和扶持民族文化载体建设,借助现代化手段,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构建"点、线、区、网"相连的民族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8.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化呈现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国民党政府推行的现代化实践和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探索,两者性质迥异、渐行渐远,最终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中国共产党日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践有机相结合,主导的现代化运动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大规模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9.
拉萨市旅游业在起步后的20多年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使旅游业已经成为拉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推动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拉萨市将向生态化、国际化的旅游名城迈进。  相似文献   
140.
刘锋  代燕春 《民族研究》2007,(2):104-105
所谓"日三省乎己"是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反省自我的重要性的精练表达.对于任何学科的发展来说,不断地反省学科的发展轨迹,反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不同的"学科范式"的意义以及局限性都是十分重要的.陈庆德教授等人合著的《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