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发生伟大变革的世纪,其变革之巨大、影响之深远,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角度解读,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发展阶段。追寻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因,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原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2.
五四平民文学观念引导下的乡土小说的崛起,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创作现象。它在时代洪流中的发展与分化,形成了人道主义的文学和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农民翻身文学两种走向。这两种社会思潮性质的创作使农村社会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推动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3.
谢徐萍 《学术论坛》2006,(1):181-185
读写文化技术的改变,从书写到印刷术再到信息技术,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变.读写文化是智力技术,但和其他任何技术发明一样都不是引起社会革命或宗教革命的根本原因.如何让读写文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读写文化教育,值得英语教师去探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4.
英国是第一个启动和实现现代化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国家。造成这个状况的关键因素是 ,在现代化启动前 ,英国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正是这种变革 ,为现代化在英国的成功启动准备了充分、独特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5.
研究大众传播的效果发现,在当代社会,人的社会知觉大部分来自传媒,大众传播催生了人类的早熟,同时不断孕育新的经济形态和政治进步。每个人吸纳信息的内容不同决定社会意识的差异,直接导致社会一系列变革的发生。大众传媒这种深度功能一旦被人们自觉认识,传媒丰厚资源的开发将日益推出社会的全新图景。  相似文献   
106.
《江西社会科学》2013,(9):216-220
《天演论》中的严复无疑受到了斯宾塞的影响。如严复认为,积人成群,合群成国,国家是"人"的放大,便明显具有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的影子。《天演论》中,严复替斯宾塞进行过一定的辩护,但这并不意味着《天演论》就成了严复想要批判赫胥黎的反面教材,也不意味着严复的进化思想就是斯宾塞的翻版。严复清楚,斯宾塞的学说将生物进化论的机理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过分渲染"宇宙过程",并不可取。虽然《天演论》翻译的早期阶段,严复曾经质疑赫胥黎,认为应当将伦理从社会进化体系中剥离开来,并反对从道德主义衡量社会进步,但他后来对此做了修正,不仅认识到伦理与宇宙进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主性。因此,不能认为严译《天演论》,就是为了赞同斯宾塞的社会学说,而排斥赫胥黎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7.
学术信息     
《云梦学刊》2013,(4):84+103+115+121+142+154
《全球时代的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简介《全球时代的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蒋凯著)于2013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球化是当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一社会变革过程对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因  相似文献   
108.
王闿运在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场景下,致力于书院教育。他素怀经世之志,心系晚清时局,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其教育思想有着显著的经学经世特征:学以见行,学以成事;通经致用;扶倾救弊。  相似文献   
109.
陆炎 《东岳论丛》2002,23(3):80-82
在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兴起的立宪思潮中 ,孙中山不但择取了共和立宪的社会变革主张 ,而且对清末新政时期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君主立宪论均有深刻的认识。尽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带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但 2 0世纪初中国社会对共和立宪的选择反映出孙中山的这一变革思想更为顺乎民意。  相似文献   
110.
作为培养祖国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各级大中专院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尤其是在社会变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加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是高校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