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49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565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历史的印记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伤保险制度的源起、发轫与成熟;在历史的印记之中,我们也同样可以洞悉得到工业事故法律制度之性格的糅合与演变:它即残留了侵权法母体里的部分因子,具有个别雇主(损害填补)责任的色彩;又在保险规则的改良下引入了风险分摊的社会化因子;在国家的强制干预与公法浸入过程里,更进一步吸纳了生存保障性的诸多因素。在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今日工伤保险的独特性格。  相似文献   
22.
地役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重要的一类用益物权,作为民法物权制度中一个最为古老的他物权形式,它从遥远的罗马法向我们的时代走来,因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效地克服了所有权的生硬,顺利地解决了相邻不动产的利用问题,为后世他物权体系的扩张和丰富奠定了基础。地役权具有内容的不确定性、设定的自主性和较弱的排他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地役权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发挥创造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得地役权制度具有其自身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23.
刑事手段介入生态环境领域非常必要,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对刑事法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生态刑事法与环境刑法的差异,并界定了生态刑事法律关系与生态刑事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生态刑事法学的三大理论难点问题,即因果关系问题、归责原则问题、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24.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无剥削",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不再为少数资本家占有,而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让劳动者占有。公有制的高级形态即全民所有制目前表现为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所有权仍然具备所有权的一般特征,即无论所有制具有何种名义、采取何种形式,所有权权利最终还是要落实于所有者。虽然全民所有制公共所有权不可分割,但收益权益应当归属于全体人民。作为一种与分税制财政体制并行的财政体制,分益制财政体制是由政府代表全体人民参与全民所有的一切资产收益分配,并通过全民资产收益权证制度和交易制度等制度创新,将全民所有的资产净收益分配给全体人民。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此种体制创新提供了可能。让全民人人享有全民财产收益或权益,不仅使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得到实际体现,还会让全体人民因此获得个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收入(Basic Income)和基础的社会保险,根除绝对贫困和基本的收入差距,从利益机制上激发人民群众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5.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给人当然不可罚的印象,因而"共罚的事后行为"的概念更为准确;在本犯行为因为具有违法性阻却事由、责任阻却事由、超过追诉时效以及在诉讼法上不能证明时,能够而且必须对事后行为单独进行评价;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财物或捡拾遗忘物,满十六周岁后故意加以毁坏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本犯教唆他人作伪证的,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杀人后碎尸的,将侮辱尸体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有助于减少故意杀人罪死刑的不当适用;间歇性精神病人伤害他人,恢复正常后不救助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26.
大陆法系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之争是二战后在反省新旧两派学派之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当时欧陆、日本社会人生观、世界观和国家观等价值观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国家观向着保护个人自由、利益、权利和建设法治国方向发展,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个人自由、权利意识普遍得到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刑法注重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重视法益保护机能,体现谦抑主义原则,朝着贯彻结果无价值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7.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城市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对土地的利用逐渐由平面趋向地面之上空及地下,形成垂直式的立体发展,空间权的概念因而产生.目前,土地空间法律制度在西方国家相继建立,而我国对空间权的立法尚属空白,对其研究也十分匮乏,尤其是对空间权的基本理论问题还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此,笔者拟从空间权的立法概况、空间权的内涵及关于我国空间权的立法思考三个方面对空间权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8.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持续发生,而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在理论上尚未明确,导致刑事保护的界限模糊、教义规则明确性不足。现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研究表明,以"侵犯"为经验基础与条文不符,在方法论上存在偏差,无法实现构成要件的解释目的。按照刑事不法的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阶层思维,应先明确形式法益,再利用实质法益方法进行遴选。从法条出发,明确"流通"的经验基础,结合文义解释和自然法方法,可得出信息流通权这一形式法益;再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背景作必要性遴选,可知所保护的法益为流通知情权。运用自然法方法检验证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系自然犯,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只是提示性的规定。必要性方法否定滥用行为是刑事规制的必要,而限制解释"获取""提供"等行为要件为依法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的新型犯罪行为提供个案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29.
关于我国居住权立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有的物权制度的体系框架具备用益物权的适应机制,这使居住权在我国立法中具有可行性。应对我国居住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居住权的取得方式,居住权的消灭,居住权的效力予以设计。  相似文献   
30.
高巍 《学术探索》2006,(6):66-69
德国禁毒法以特别刑法和行政立法为主,特别是于1982年实施的《麻醉品法》体现了德国禁毒法的基础理念。德国禁毒法建立在“毒品是危险的”这样一个预设前提之上,并希望通过刑事惩罚限制毒品使用的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毒品对于社会的危害。但是,德国现行禁毒法的价值取向和具体立法与德国宪法精神存在紧张关系,同时也与刑法的罪责原则和法益保护原则存在冲突。而要协调这种冲突,有必要调整禁毒法的基础理念和刑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