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汉字图形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一种,其义可识,其形可观。它不仅在形式上富有装饰性,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渗透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传播过程中宣扬着忠孝节义的教化功能;它是中国几千年吉祥文化的表现者,发挥着祈祥纳福的功能;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汉字图形中得到寄托和抒发,表现着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2.
古代文献有关姜太公身世、里籍、年寿等记载,史料来源极其复杂,真伪难辨,疑点颇多。由于缺乏第一手原始材料的支持,不少晚出传说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相互矛盾与不合理之处,留存史料的模糊性从根本上制约着已有研究结论的"精确性"。近年来学术界对姜太公身世、里籍、年寿等问题的"精确性"认识和研究,日益暴露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单纯追求研究的"精确"性,往往适得其反,只能导致与历史事实距离更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古史研究的模糊性不影响对历史规律的揭示和部分历史真相的恢复,模糊性理论对于古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3.
祈谷礼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部分,它既反映了古人迷信愚昧的一面,也包含有祈盼丰收顺遂的心理。其兴衰变化,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思想状况相联系。对祈谷礼进行考察,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4.
<正>大学本科时,读清代学者赵翼《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等书,对他的治学精神深表敬佩。他曾有总结一生的治学诗:"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当时,我对他的人天"三七开"提法有不同看法,于是写了以下感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勤奋学习,功效必见。"现在,坐八望九的我,对治学多了些经验和理性,对学术的规律性和治学者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莫高窟第454窟观无量寿经变内容的详细考证,认为该经变左侧条幅十六观画面中以菩萨观来代替后三观中的三辈生想观,旨在表明往生皆可成就菩萨道,也是愿"上品往生"思想的反映。同时,敦煌晚唐、五代、宋时观无量寿经变中的九品往生已不再在净土庄严相的七宝池中绘出,而是集中绘于十六观之中,大多以后三观代替,并且这后三观常以菩萨观绘出,以显往生成菩萨道。  相似文献   
26.
基于“个体生命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悲剧性的”这个共点,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三人对个体生命的意义探求形成了一个螺旋式回环:黑格尔是理想而乐观的,叔本华对意志说不,尼采在肯定意志的基础上,寄希望于创造的超越。此认识有助于在追问生命意义时把握整体与个体关系的思维向度。  相似文献   
27.
论南宋寿词的分型及特征--兼论祝寿文学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寿之辞始自先秦,此后绵延不衰.纵观南宋以前寿诗、寿词的历史流变,其创作多限于庙堂,颂扬对象多为王卿贵族,内容风格单一.南宋祝寿风气炽盛,直接带动了寿词创作的普遍流行,其类型可分为寿圣寿官词、寿亲寿友词和自寿词三大类.寿圣寿官词因其应制酬唱之目的而带有谀美色彩和模式化特征;寿亲寿友词因祝颂的功利需求虽不免有一些尘俗观念和价值提升,但因其表现了人伦真情的温馨和生命意义的美好,因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自寿词摆脱了他寿的功利目的,审视并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深刻揭示词人深婉细腻的心迹,带有浓烈的个性化色彩,风格少有他寿词的喜庆欢愉而多以悲愤激越为基调.  相似文献   
28.
《未寿杌闲评》在时事题材中大量引入世情笔法,大胆虚构了魏忠贤、客印月的前半生,形成了世情与时事并重的叙事格局。同时,这两部分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合贯通,在人物的身份及品德、表现的社会场景、作所欲寄寓的人生感发等方面存在错位和断裂,这构成了《未寿杌闲评》内容和艺术的基本特征,影响到我们以往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9.
情深不寿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乾隆送给陈家洛一块玉佩,上刻:“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有些吃惊,甚至不以为然。如此说来,用情不必过深,难道是爱情的真谛了?那时候,正值爱情至上的年纪。  相似文献   
30.
2009年10月24日,江西省首届"十大寿星排行榜"评选活动揭晓:李招桂,一个身居穷乡僻壤、目不识丁的普通农妇,竟以112岁高龄摘取了"寿中之王"桂冠! 她为何能历经百年沧桑而不倒、笑看三朝兴替而独存,尽享龟鹤遐龄、上寿天年?追本溯源,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但似乎又很不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