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0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管理学   2318篇
劳动科学   98篇
民族学   1299篇
人才学   519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7786篇
理论方法论   1466篇
综合类   12316篇
社会学   2017篇
统计学   327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1758篇
  2013年   1430篇
  2012年   1749篇
  2011年   2146篇
  2010年   1969篇
  2009年   2094篇
  2008年   2729篇
  2007年   1889篇
  2006年   1425篇
  2005年   1333篇
  2004年   1057篇
  2003年   877篇
  2002年   920篇
  2001年   889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01.
本文认为,理性理念的范导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根本思想方法之一,历史理念的范导在康德历史哲学中的有着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康德历史思想由浅入深的层层剖析,作者发现,历史理念的范导思想既是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价值所在,同时又使他摆脱不了时代加给他的局限  相似文献   
302.
汪贞干教授《古文观止词义辨难》一书,对多种注译本内容作了比较研究,尖锐地提出了针对性的批评意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训诂学这门古老的语文传统学科固已存在的问题。作者除了对许多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使人读后耳目一新外,也启发我们思考训诂学与文字、音韵、语法等相关学科的结合问题,以及下一世纪若干人文学科的开拓和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3.
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以崭新的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知识范围向我们展示了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历史教师如何深入挖掘教材,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4.
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这对于历史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5.
文章全面系统地描述与评价了自“五四”以来有关胡适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学活动与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将胡适研究分为始发期、形成期、混乱期与发展期, 并分析总结了各个时期研究的特征及其原因, 最后针对性地阐述了有关胡适研究中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回顾胡适研究的历史, 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具有某种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306.
理欲关系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先秦时期初步提出理欲范畴,但没有将理欲对立起来;宋明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理欲进行了界定,但将理欲绝对对立起来;晚明至清中期思想家则注意到了欲中寓理,从而提出理(道德)应为欲(世俗生活)服务的观念;近代思想家一方面继续批判宋明时期的理欲对立论,另一方面对明清之际所表现出的纵欲之弊进行了纠正。理欲嬗变过程中所显示的如下智慧:道德理想寓于生活欲求、以生活欲求之实现体现道德理想、理欲互动互益而不绝对对立等,对当今社会中的人如何处理道德理想(理)与世俗生活(欲)之关系具有特殊的启迪  相似文献   
307.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不少材料来自民间的轶闻轶事。司马迁著《史记》,曾在民间做了大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其调查的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地理、民族、民俗等。他还对古代遗址、遗迹和实物进行过实地考察,他将调查搜集的资料与文字史料相映证,纠错补漏,使《史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他在民间所作的社会历史调查,对他的某些思想观点也有影响,他的社会历史调查的踪迹范围以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跨越十六个省区  相似文献   
308.
论比的感性源头与思维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比”与古人感性生活在表层形态上的联系越来越不明显,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于男女双人舞中的那种双方意得心许、“超乎空间力的关系”,却始终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并从二人间的亲密、和谐被扩展、提升为社会群体内部的和谐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最后凝结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智慧。这种变化表现在语言学上,则是比的含义从“匕者,比也,比于牡也”到“比者,密也”的外延扩展。而这一变化过程也正是比法思维从孕含于感性生活到被抽象为一种认识、思维方法的早期生成过程。无论作为修辞手法,还是作为表现手法的形式化的比,都不可能将比法思维之原型所具有的那些感性内容给予完满的表达。因此,比法思维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使抽象化、形式化的思维模式重新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主体体验。这是比法思维发展的又一个阶段,亦即它作为具象化的艺术思维的阶段,历来的研究所重视的也正是这个阶段。但是,仅仅止步于此,而忽略了这种民族思维的历史生成,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后来“比兴”概念特定的伦理教化内涵以及比兴体诗特定的审美特征等等都必须在弄清比法思维历史生成过程的前提下,才可得到根源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309.
社会历史规律产生的机制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以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为基础的人的主体能动性活动是产生社会历史规律及其规律层次的实质内容;而个别体现一般、个别转化为一般,偶然体现必然、偶然转化为必然是社会历史规律产生机制的表现形式。社会历史规律起作用的机制可以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客观的和主观的。不能把社会历史规律起作用的主观的成主体的机制当做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310.
历史学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但不必照搬科学的结论。历史学可以参照科学的理论,但却不必拘泥科学的观点。历史学可以具有科学性,但却不能作为科学而存在。科学毕竟是科学,而史学则终究是史学。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还存在有第三条途径和第三种关系。而历史学则不应不加思索地随便放弃对这第三条途径的追求和对这第三种关系的确认。一旦摆明历史学与科学之间的这种第三种关系,历史学的迷信也就不攻自破,无所根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