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21.
从语用角度谈习语翻译的“形似”与“神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英汉语言的差异体现了英汉文化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从语用角度提出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形似”与“神似”。  相似文献   
22.
世象百态     
《山西老年》2013,(9):45-45
  相似文献   
23.
神似一词的源头传神写照的辩证和阐释上来看,傅雷的神似论是建立在绘画艺术主观审美感受基础上的一种翻译评论,实际上是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美学要求。傅雷的翻译经验和主张反映了他的翻译实践与传神写照的理念不谋而合,印证了艺术需以形写神,方能形、神兼备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4.
桐城诗派在清代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史上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其诗论别出机杼,取精用宏,详赡而简易,典雅而精凿,颇多创获,独具特色,对清诗发展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对桐城诗派的“神”论,从神的审美意义、神似、感兴、神与味几方面进行考察,加深对桐城诗派的了解,揭示这一诗论对古典诗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境界是形神合一,这就是所谓形神兼备,以形寓神,以神化形,重在展神.中国古典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27.
傅雷据自己的翻译经验并借用中国传统画论提出了翻译应求神似。其内容包括:用中文创作;译笔流畅;风格近似等。故此,神似应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因为它有具体内容,可用来衡量译文。而钱钟书的化境则为最高理想,因为化境有消解或解构翻译的倾向,既不可实现,也不可操作。  相似文献   
28.
基于中国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的“神似论“是中国传统译学的代表。傅雷的这个翻译理论囿于传统文艺论而过于模糊。对于“神似论“中的“神“的诠释,学术界目前莫衷一是。本文拟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对“神似论“中的“神“进行诠释,从而使其更加具体化和明确化。  相似文献   
29.
对古诗英译中的再现与在再创作问题做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文章借鉴前人的翻译理论,尤其是弗米尔的目的论,选取庞德的唐诗译本与其他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受众群体决定了翻译的目的.汉诗英译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对汉文化感兴趣的英语母语人士,传达汉文化特色这个任务不是单靠归化的译法就可以做到的.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完全再现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庞德的译法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为我们传达文化特点提供了很多启示.在保证译本可读性的同时,对原作形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再现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文学翻译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文学翻译中神似的作用。论述了文学翻译中译者追求神似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