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0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5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69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05篇 |
理论方法论 | 64篇 |
综合类 | 1183篇 |
社会学 | 74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按照弗莱“向后站”的方法远观《红字》 ,内蕴其中的人格心理原型凸现于条理有序、层次递进的故事叙述结构中。这部小说 ,演绎了一部心灵痛苦挣扎的辛酸史 ,展示了一段深层心理中人格面具原型和暗影原型进行惊心动魄生死搏斗的磨难历程 ,同时 ,流露出受清教浸染极深的作家自身灵魂中的矛盾和冲突 ,也揭示了新英格兰殖民时期巨大的社会性集体面具与集体暗影的斗争与交锋。从而 ,这部作品既具有揭露和批判现实的社会学意义 ,又蕴含一种广泛而深刻的人类心灵斗争的普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在山东“十七年”的小说中 ,英雄主题的小说创作异常引人注目。山东作家们在经过现代文学漫长的沉寂之后 ,在“十七年”里有异军突起之势。他们塑造的一系列的英雄形象 ,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 ,与当时的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有着直接关系 ,但刻在他们身上的传统文化的烙印也是很明显的 ,即在他们身上隐含着独特的英雄原型。本文对这些隐含的原型作了分类剖析。 相似文献
103.
从文化审美心理和文化心理积淀的角度论证废名小说创作的重要原型母题———追寻精神家园 ,通过对他所展示的两个世界 (“黑暗的世界”和“和现实隔了界”的理想境界 )的对比分析 ,指出他笔下的史家庄 (陶家村 )世界是家园原型的“置换变形” ,探析了废名营造家园世界的价值取向和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交往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哲学探究的热点,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个自明的话题,是因为随着文明的进展,交往愈加显示出其危机与异化的态势,在现代社会,交往几乎等同于交际。对于交往问题的关注应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即通过探究交往危机的根源寻找主体间交往的根本途径。本文认为,只有恢复精神性和神圣性在人的存在中的位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交往中的功利化状态。同时,在传统形而上学业已消解、诸神已经远逝的科学时代,神圣性与完整性可以在交往的内在领域中再现。 相似文献
105.
106.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2):114-118
《指环王》是一部倡导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奇幻作品。在《指环王》破与立二元动态性的主题展现中,托尔金对传统英雄形象实现了突破与重塑。小人物可以改变世界,是托尔金在整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时,有意转变传统英雄人物原型的书写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外在形象的刻画,而兼顾其内心世界的建构。在《指环王》中,英雄人物的建立不仅要经历种种磨难和艰辛,更要在此过程中完成其自身坚毅品格以及对自我认知的实现。在理想化主题上,《指环王》同样也存在破与立的二元对立性。表现为,希望这一主题虽时隐时现,但始终存在并逐渐转向多条路线发展;信念的破与立在人物与情节发展推动的对比中得以圆满阐释以及真实善良美好等目标的被毁灭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7.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天才作品,历经沧桑,终被世人接受,并成为久读不厌的文学经典。弗莱把神话原型理论与文学作品相联系,为我们解读经典另开先河。我们能通过神话原型来反观人类的命运,构建信仰与历史责任感。本文正是从基督原型、夏娃原型、撒旦原型、失乐园原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堕落与上升、自然与文明的关系,从而达到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相似文献
108.
109.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以凝练的语言、别致的声律和丰富的意象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作为东西方诗坛中的两枚瑰宝,唐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成为研究者探讨的永恒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比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通的自然意象,探究隐含在两种艺术形式后的隐喻和原型模式,从而揭示出人类相同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10.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观察了类推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结论是,类推在范畴原型认知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