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何明,男,22岁,小学文凭。职业:三轮车夫。工作年限:2年。工作地点:成都。两年如“骆驼祥子”般勤勤恳恳的工作让何明悟出了一个道理:如今已不再是“祥子”的时代,他想引进外资,用老外的钱壮大三轮车事业。五元钱的财富梦何明有一个习惯,没有生意的时候就喜欢去露天茶座要一碗五元的盖碗茶喝喝,尽管这是他拉一位客人的所有收入。何明说,这是为了收集信息。此前,何明一直在思考着怎么壮  相似文献   
82.
在《骆驼祥子》中,老舍沿着祥子性格发展的轨迹,把握祥子心里的每一个转折,作者的爱憎感情也随着写作而渗透其中。老舍通过对祥子内心世界多角度的描写和深入揭示,老实、要强、体面、自私的祥子的许多心理活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83.
维什尔伦(Jef Versehueren)提出顺应理论,指出语言的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我们用顺应理论来研究翻译,可发现顺应论对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语境关系顺应来研究《骆驼祥子》中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84.
《骆驼祥子》有类似康拉德《黑暗的心》走向人类内心探险的旅程的结构。祥子从中国的农村出来 ,带着朴实勤劳的精神 ,为的是追求买一部可以致富的洋车。洋车就象征意义来说 ,就像《黑暗的心》的白人所追求的象牙。康拉德的克如智和老舍的祥子一样 ,想要摆脱落后与贫穷 ,最后都被落后与贫穷毁灭了。  相似文献   
85.
洋车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老舍笔下洋车夫祥子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失去土地,又以小生产的观念在都市里挣扎并走向心死者的悲剧.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的谁能救救祥子的呼声.  相似文献   
86.
吴永平 《江汉论坛》2003,1(11):109-113
《骆驼祥子》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老舍原计划将1929年轰动全国的“北平洋车夫暴乱“事件写进小说,阮明和祥子将在这场大规模的群众斗争中有所表现.当《骆驼祥子》创作到第23章时,老舍突然改变了构思,草草结束了小说.老舍改变构思的原因可能与《黑白李》受到的批评有关.  相似文献   
87.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三次买车三次卖车的经历,展现了其悲剧命运。祥子悲剧的产生,既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人力车夫祥子个人奋斗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骆驼祥子》和《约伯记》这两份经典文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生发于中国近现代文化文学传统的《骆驼祥子》,和从西方基督教———《圣经》思想文化文学传统衍生出来的《约伯记》,它们立足于各自的历史语境,都对“个人”的境遇及其归宿进行了探索,对“个人”观念的确立与意义作出了强有力的质询和反思。然而,它们各自的“个人”话语模式在出发点、指向和言路等方面却迥然不同,体现了中西文化中“个人”观念的巨大差异。作者力图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并试图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89.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不在于他的个人奋斗思想,而是其生存悖论的必然结果。祥子以源于乡土中国的生活经验对抗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理性,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得祥子处在一种生存的悖论之中。  相似文献   
90.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把翻译看做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目的语环境中来考虑翻译文本.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播的中介,促进着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这样的场景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对象.文化过滤的产生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常通过具体的外显形式得以表现;尽管在具体文本中文化过滤程度各异,但它却是文学翻译中一种必然的文化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