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926篇
劳动科学   123篇
民族学   225篇
人才学   185篇
人口学   89篇
丛书文集   3759篇
理论方法论   1555篇
综合类   7347篇
社会学   735篇
统计学   13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982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994篇
  2008年   1073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748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强调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了人类取得的物质、  相似文献   
282.
家庭寄养——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福利机构是以家庭的替代形式出现的,对妥善安置孤儿、弃婴及困境儿童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由于院舍照顾提供淡化的亲职情感关系,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有较多的替代亲职角色,儿童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283.
城市社区福利服务体系与运作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洁 《社会福利》2002,(12):4-10
城市社区福利服务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老的话题。自市井社会形成之后,就出现了社区慈善救济服务的需求。在皇权统治下的封建社会推行的都市救济,是一种恩赐型、教化型的慈善救济。近代国家成立以后,城市社区的公共领域逐渐形成,以商绅、乡绅为主导的具有自发、自治性质的社区救济系统为城市贫民提供了一定的庇护,但是,它是一种带有临时性、随意性的互助体。  相似文献   
284.
蒋介石在设计新生活运动时常常以外国作为中国应该仿效的对象。本文分梳蒋介石在外国的经历及其在新生活运动中关于外国的言论,指出蒋介石对外国的直接经验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日本,他主要通过间接途径了解外国,并局限于欧美强国。在新生活运动的理论建构中,蒋介石将外国的现代文明视为反映中国传统道德的镜像,从而解决了新生活运动既要求民众行为西化和现代化,又要求复兴民族固有道德的内在张力。而新生活运动中借用了西方殖民话语中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关系,则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霸权,内化为国民党政府对国民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中对外国的借用和想象,不可避免造成了该运动的内在缺陷,使之无法真正动员民众。  相似文献   
28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暗含着后来由胡塞尔阐发的"意向性"思想;海德格尔由"意向性"到"超越性",实现了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的发展,其真理观也达到了胡塞尔真理观不曾到达的高度;马克思的"实践"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实现"超越"的坚实基础,而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思想则客观上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的"对象性"观点.  相似文献   
286.
何中华 《河北学刊》2003,23(4):66-73
马克思确立的“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问题。它不是认识论和狭义历史观的,而是本体论的。马克思在该文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其本体论意义的实践观的(1)由“物质”到“实践”哲学逻辑起点的重建;(2)对“抽象的个人”进行批判回到历史本身;(3)以实践为基础扬弃人的存在及其历史的二律背反实践唯物主义的真谛;(4)由“说”回到“做”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87.
李继武 《东岳论丛》2006,27(5):141-14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的完整内容应该既表现为人类的自由,又表现为个人的自由,而且各有不同的内容。人的自由这两个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其同一性既表现在它们“目的自由”的一致性,又表现为两者前提和归宿关系上的联结;其差异既表现在自由主体上两者有时呈现对立性甚至对抗性,又表现为目的自由方面的、在利用自由时间方式上的冲突。导致类与个人自由的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既派生于个人与类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又取决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88.
王伟 《南方论刊》2013,(5):103-105,74
在跨文化交往的历史语境中,新旧知识者关于歌仔戏的接受论述,涵纳着古典型道德主义的伦理评判、启蒙现代性的国族想象、审美现代性的批判话语、以及后现代消费主义之欲望诉求等,呈现出众声喧哗、繁复驳杂的论述图景。各式理论范型在深刻反映文人论戏之古老传统的同时,有效表征公共空间的批判性开创,逆向折射民俗曲艺知识生产的话语权力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89.
亚里士多德通过目的论路径和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塑造了具有内在紧张关系的政治观,这种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目的论路径展示了城邦超越、自足、理想的自然,而自然主义方式蕴涵着城邦现实性、多样化和变动性特征。好人和好公民之间的不一致是亚氏政治观紧张关系的深层体现,哲学沉思是好人(哲学家)最优良的生活方式,而城邦政治是好公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9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异化劳动理论的阐释中,涵摄着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思想和基本逻辑.当我们在异化理论的透视中领悟这种自由观时,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在确立自由观时遵循着理性人与自由人的理论前提预设.站在当代角度上重新审视马克思理论的前提及由此演绎出的理论内容,是我们力图穿越时空界限、走进马克思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