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37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700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从最初的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一枝独秀,到今天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遍地开花,对其的处置方式也由从最初的单一的政策性剥离到今天多种手段较为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中国的不良债权资产的处置清收工作已经走过十个年头。资产公司从无到有,配套法律法规从零到慢慢不断健全,不良债权处置工作的探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具体操作中,因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参差不齐,导致具体处置中出现不同结果。本文结合笔者自身自身的实践经验,从微观角度对不良金融债权转让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力争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肖俊 《决策探索》2014,(22):86-88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应在公法范畴里实现独立审判,拒绝干预司法,高度重视法治对政府、公务员(干部)的制度约束,使政府“不作恶”,使公务员不能贪。同时在私法范围里健全私法体系,突出对公民权利和私有财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邓中豪  高雨 《决策探索》2014,(21):39-41
记者采访发现,大量民间理财公司以"网络理财""P2P理财"为名,在线下广布网点,吸收公众理财资金,发放高息贷款,赚取可观利差。一些龙头公司员工上万,网点遍布全国,每年放贷金额达数百亿元。这些线下理财公司正通过一种名为"债权转让"的方式规避法律监管,金额庞大、操作极不透明,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6.
刘蔚文 《理论界》2009,(2):69-70
我国<合同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将债权人代住权的客体限定为"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应将未到期债权纳入代位权的客体范围;同时,还应将代位权客体的范围扩大至其他类型的债权以及债权以外的其他权利.  相似文献   
17.
在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保护弱者是尊重人权的需要,是团体生产与生活的要求。有效的弱者保护,有助于克服人性弱点,充分尊重个体的选择。就具体方式而言,弱者保护制度应当结合公法与私法,整体、综合地设计和规划。在私法中规定弱者保护的制度,功能在于为私法自治提供道德底线层面的保障,若制度设计得当,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为弱者提供保护。具体而言,在民法典中,应当从交易公平、所有权的社会责任与侵权法上的严格责任等方面,强调弱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澄清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新近的债权论者提出了系统的论述,试图说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债权.然而,农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因为其受发包人的限制,或者不具有可自主转让性,或者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而失其物权性质,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而非请求权.  相似文献   
19.
独立保函即不依附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担保,担保人的责任不取决于基础合同的履行与否,而取决于债权人的付款要求,故也被形象地称为"凭要求即付的担保"或"见索即付的担保".这种担保方式便于债权人直接快速地实现债权,使担保人银行摆脱了产生于基础合同的争议,主债务人也可避免因提供抵押而使财产不能有效利用而产生的损失,银行的担保也提高了履行信誉.  相似文献   
20.
谈笑 《现代妇女》2014,(6):175-175
网络虚拟财产是现实财产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我国的立法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学说百家争鸣。我国理论界主要存在物权说,即网络用户对虚拟财产享有物权。知识产权说,虚拟财产是用户的智力成果。债权说,网络用户对虚拟财产的权利来源于与营运商签订的服务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