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科学主义"思潮作为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历史功绩不可否认.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化后所造成的话语霸权曾对文化多元性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也是"科学主义批判"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当代哲学情境下,科学主义思潮并未在强烈的"批判"下慢慢消亡,而是走向了一种更趋合理的发展方向-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2.
五四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五四科学思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五四时期中国人的科学观、五四科学思潮的内容和构成、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五四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五四科学思潮的影响及评价等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在这些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异彩纷呈的观点.  相似文献   
43.
科学主义与人文视野是人类长期在生存斗争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本文既分析了它们的对峙与分野,又论述了它们的互渗与交融,并在结论部分指出:这两种文化视野的融合、交汇、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4.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从中世纪以来大致有三种主要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才是我们现代高等教育最应该追求的一种质量观。  相似文献   
45.
源于统计学的虚无假设检验自引入到心理学研究后,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兴起以来运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心理学技术,但国内外心理学界对虚无假设检验方法的使用皆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错误,突破了其应有的边界。究其历史及发展,对样本容量的依赖,显著性结论的不确定性,以及无法提供结果的可重复性等是虚无假设检验方法被集中诟病之处。效果量是影响统计功效的重要因素。引入效果量的概念,报告和解释效果量,将效果量作为研究结果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对虚无假设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46.
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中,新语法学派的崛起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因而从理论建树的科学主义、材料分析的细节主义和语言本体的个人心理主义三方面探究新语法学派的理论方法就更显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47.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的科学哲学运动,是科学主义思潮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的具体表现,其兴与衰的演进过程正好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反映了科学主义兴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8.
20世纪30-40年代的藏区摄影呈现出科学主义指导下的视觉再现,这种看似中立客观的影像背后隐藏着文化与视觉的现代性.通过这种视觉呈现,西方人展示了两种关于西藏的想象,本土知识分子的藏区影像则是希冀通过“可见的边地”来引导知识启蒙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49.
一批青年,引领时代的思潮;一所大学,影响国家的走向;一栋建筑,记录岁月的风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这座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北大红楼,是我国最早烙刻下红色印记的地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一批引领时代风潮的先行者,在这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一件又一件扭转历史进程的事件从这里发轫,汇聚成改写中国命运的滚滚洪流;《吾人最后之觉悟》《文学改良刍议》《庶民的胜利》……一篇又一篇气势如虹的“檄文”在这里发布,将传统文化中的陈旧与腐朽逐一击溃;科学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一股又一股的思潮在这里交锋,一番“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成为引领中国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