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7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95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288篇 |
社会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民办普通高校近十年来的发展和未来我国民办普通高校的成长之路.在这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中,理解程度有浅有深,本文也只用民办普通高校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相似文献
3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提出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它以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以人在劳动中创造属人的世界的同时生成人自身的世界历史进程为主线,以"完成了的人"的共产主义为最高旨归。这一哲学体系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顶峰,因为它通过人在劳动中的生成的历史过程,把空想社会主义的人性论与理性支配世界的思想基因发展到了历史主义的高度。同时,这一哲学体系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因为它关于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生产出物化的社会关系,从而整个世界史是人和自然通过劳动而诞生的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思想基因。这一伟大发现被束缚在该体系的总体构造法则——世界历史所遵循的人性的自我完成的逻辑法则的之中,由此构成了马克思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以这一体系的抽象人性论与逻辑支配世界思想的"脱壳",构成了此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3.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政党团结人民奋勇斗争的强大动力与有力支撑。从把握历史规律、基于客观事实、消灭现存状况阐明共产主义信仰的科学性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前提。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失灵”的现实桎梏与“新社会因素”萌芽逐渐壮大的光明前景论证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关键。从中国对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性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落脚点。以理论、历史、实践的逻辑进路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予以分析,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关键节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纲领《其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党在执政治国方针和认识上的深化,是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的又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科学把握和谐社会理论的精神实质,有助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走上了一条经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兼容的发展强国道路,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发展而来,它充分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仅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7.
伍林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Z1)
空想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空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等同。区别他们的意义在于防止减少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再度出现空想。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敦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6):8-11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列宁的这一重要论断有以下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39.
李茂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34-37
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至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可能很好地解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后,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毛泽东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有益的探索。邓小平高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伟大理论旗帜,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再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辉煌。 相似文献
40.
看到《北京青年报》2013年4月14日刊载的沈志华的讲演:《斯大林模式的症结与终结》一文,实在不敢苟同。文章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完全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把它看作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文章涉及一系列原则问题,这里不可能一一评述。这里只讲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二是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三是如何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