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6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83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 它解决了特定历史条件下,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理论的提出有充分的客观根据, 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再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2.
肖三  李清津 《社科纵横》2008,23(10):172-173
当前研究生<科社>课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关注的主题.实践表明,只有打破传统观念,贴近授课对象实际,进入用"细节"来支撑理论、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细节教学的潜力,才能使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04.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2):F0003-F0003
近5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330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9篇,CSSCI检索期刊论文78篇,主要发表在《哲学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研究》、《高校理论战线》、《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理论动态》等学术报刊上。  相似文献   
405.
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形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知,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涵的文化主体意识和立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运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意义,在文化上做到自主、自知、自信、自觉其责任并富于创造性,才能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406.
学者风采     
《江淮论坛》2010,(5):F0003-F0003
陈炳辉,男,厦门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现为福建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政治学理论重点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学说、民主理论、西方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407.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与创新.然而,两者在创立的语境、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思想来源等诸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二者呈现出相与有成的交互态势: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富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基础,驱动和保障着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价值遵循;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能增效。二者的高度契合交互有效推进了“两个结合”的发展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09.
410.
论新社会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实践中作出了五个新的理论建树,这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创新国家。这五个理论建树,构成了新社会主义观,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新社会主义观有其形成的过程、理论基石和思想基础、集中点和立足点、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