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4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2419篇
劳动科学   115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387篇
人口学   138篇
丛书文集   3531篇
理论方法论   620篇
综合类   6935篇
社会学   1065篇
统计学   42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1074篇
  2011年   1356篇
  2010年   1323篇
  2009年   1595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现代新儒家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为接续儒家学说道统、回应西方文化挑战而产生的东方文化意识流派。其代表人物在科学与民主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浪潮下,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做出了独特而又深邃的诠释,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体用观”。这种“体用观”因其明显失衡而多遭非难,但亦因其丰富而瑰丽的人文思致而倍受学界瞩目。  相似文献   
13.
中外科学教育实践方式和目标不同,学生成才类型也不同。中国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擅长解题答题,学习被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国外学生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学习主动,但基础相对较差。比较中外科学教育利弊得失,对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库恩、拉卡托斯、费伊尔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者,从科学史的研究出发,打破旧的传统,提出了科学进步是以某种“突变”为契机的发展模式。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历史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中“革命”或“突变”所引起的科学理论在某些内容上导致的损失,亦即“库恩损失”问题,评价历史主义者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  相似文献   
15.
无意识是一种不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重点分析无意识的深隐性、可解性、偶现性的内在和谐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以来 ,李约瑟博士提出的难题 ,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文仅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再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 ,其特征是高度集权、封闭禁锢、以人治代替法制 ,这种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内向的、稳定的、隔绝的文化机制。因此 ,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是世界的客观本质属性 ,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式 ,复杂性思维方式将成为人类思维的主导形式。偶然性在自然界中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 ,世界上存在着一类“绝对”偶然事件或内在随机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从认识论角度探讨素质教育多层次理论与相应实践层次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转化的问题 ,从而揭示了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桥梁作用 ,并进一步指明了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具体方法 ,及其对加快素质教育理论建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培根的《新工具》一书的研究,本文认为,培根所提出的认识论应该是科学主义认识论。因为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复兴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哲学认识论研究。因此,培根的认识论主要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基础,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培根所提出的这种认识论将当时哲学的思维方向转到了认识问题的研究上来,开创出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随机抽取的被试在两难问题处理语境中问题解决方案提出的语言结构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模态词、陈述句和名词可以成为实现科学思维训练的操作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