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4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2419篇
劳动科学   115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387篇
人口学   138篇
丛书文集   3531篇
理论方法论   620篇
综合类   6935篇
社会学   1065篇
统计学   42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1074篇
  2011年   1356篇
  2010年   1323篇
  2009年   1595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阐述了“大科学”的当代意蕴 ,认为当代“大科学”的突出特征是它的整体性。它以不断分化和高度综合为形成过程 ,以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多学科群为内生方式 ,以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大规模集体攻关为发展条件 ,以科学的整体参与协同解决全球问题为实现途径。哲学社会科学在大科学整体中价值凸现。树立大科学观必须扬弃陈旧狭隘的科学观 ,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并进。  相似文献   
102.
科学与艺术是塑造人类文明和福祉的两大精神力量。人类的实力、尊严以及关于自身的理想形式之确立 ,都以这两大精神力量为基础。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非是外在的、偶然的联系 ,而是内在的、血肉相关的。文章以科学史的名著为第一手资料 ,剖析了关于近代科学诞生的一个重要史实 ,说明了科学与艺术之间与生俱来的固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界定政治科学研究中概念的引入问题入手,分析了行为主义方法论解决方案的得失,并以亨廷顿在政治科学研究中引入经验的、描述的、程序性的民主概念为例,指出概念被引入政治科学之前需要得到政治哲学的双重磨砺——理论阐释和语言澄清。最后,论文试图把政治科学研究中概念引入问题的解决过程概括为包括起点、途径和扩展三个环节在内的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科学的连续过程,并以此揭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内在勾连。  相似文献   
104.
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同步发展的政治问题 ,它历经古代中世纪的政治恐怖手段、近代的恐怖主义和现当代的国际恐怖主义三个阶段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由于全球化中的贫富悬殊、冷战的后遗症以及世界政治格局转变诸因素 ,在组织上已经形成跨国网络 ,活动日益频繁、形式多种多样、动机错综复杂、对平民的伤害和对国际经济的破坏程度都在加剧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初步形成反恐的大气候 ,但在界定恐怖主义问题上仍然是共识与分歧并存。为维护我国自身的战略利益 ,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保持战略主动地位 ,我国学术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作深入研究和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105.
论科学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对科学的价值及其科学价值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确认科学具有多种价值属性的前提下提出了评价科学价值的五条标准 ,并由此总结出科学价值的最终实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6.
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重理工、轻人文 ,重职业选择、轻素质教育到以文化素质为切入点的全面素质教育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今天我国的素质教育工作者正在热烈地讨论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这是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为切入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也符合在新时期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但是 ,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 ,教育相对滞后 ,所以必须充分认识这种融合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当前 ,努力探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消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历史上形成的壁垒观念 ,必将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 ,到江泽民同志进而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并筹划建立完善当代中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说明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 ,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 ,亟待创新解决。江泽民同志最近的三次讲话表明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 ,是不可替代的 ,它构成了中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相似文献   
108.
当前在大学生中间流行着形形色色的不良择业心态,这些不良择业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养成,也不利于其顺利就业。运用归因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打造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科学择业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109.
为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不失利、不失权,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分流、分类指导就业、促进全民致富”的要求,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就业门路,力求变富余劳动力为社会生产力,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使全县3832名适龄失地农民顺利地走上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10.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独创了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而且很快在全国形成了十四个研究中心。作者郑重声明,本文排序只是便于行文,没有谁轻谁重之意。末排序的地区和单位为领导科学的发展同样做了大量工作,这是必须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