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26篇
  免费   83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管理学   4011篇
劳动科学   254篇
民族学   539篇
人才学   749篇
人口学   139篇
丛书文集   7718篇
理论方法论   1708篇
综合类   15656篇
社会学   3050篇
统计学   892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34篇
  2022年   758篇
  2021年   987篇
  2020年   753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2076篇
  2013年   1841篇
  2012年   2196篇
  2011年   2662篇
  2010年   2676篇
  2009年   2493篇
  2008年   3155篇
  2007年   2028篇
  2006年   1608篇
  2005年   1472篇
  2004年   1212篇
  2003年   1243篇
  2002年   1050篇
  2001年   876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8 毫秒
991.
宋子丰 《南方论刊》2022,(12):12-13+36
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旨在遏制中国、重构亚太乃至全球经济体系。该经济框架以美国利益为先,内在构架空洞模糊,各国参与热度较低。“印太经济框架”实施前景暗淡,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定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促进地区团结合作;鼓励自主创新,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李子涵 《南方论刊》2022,(9):30-31+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百年变局,深刻分析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本文将从价值基础、现实矛盾和实践要求的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指出由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中,这一理念如何逐步丰富思想基础、彰显现实意义,为人类文明走出全球困境、迈向光明未来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9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党中央对当今世界发展的考量和全人类前途的思考,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旨在解决全球发展难题,为世界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提供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新的价值观、推动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立,同时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彰显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994.
“交往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概念。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视界中,交往、交往的扩大再到世界普遍交往,从根本上突破地域空间对主体交往活动的限制,促进全球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推动民族、区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资本逻辑宰制下的世界交往朝着非正义的方向发展,西方国家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之上,在全球范围内挥动制裁大棒,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把人类前途命运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以“全人类”为主体视域,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为总体框架,以谋求世界交往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为目标任务,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汇聚各方力量向着交往正义的正确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依据历史上的可靠性、理论上的融贯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欲性和可行性这三个标准,考察当代西方新共和主义的建构主义倾向、反自由主义倾向以及在公民美德问题上的困境,检讨晚近以来在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诸领域全面复兴的共和主义所存在的局限,从而探求其出路.  相似文献   
996.
方炯升 《东岳论丛》2022,(10):24-34
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背景下,多边主义理念、制度与行动正遭遇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多边主义的维护者与发展者,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真正的多边主义内涵丰富,体系清晰,包括守正出新的价值观、公平正义的规则观、问题导向的行动观和责任担当的角色观。真正的多边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和治理路径上高度同构,符合当今国际体系中权力结构、秩序结构与文明结构转型的现状,在与形形色色的“伪多边主义”对照中体现出自身优势,并可以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发挥团结作用、引领作用与塑造作用,有利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价值基础与能力基础。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  相似文献   
997.
998.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科技强国最忠实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强国大致经历了“草创型”科技强军建设(1921—1948)、“奠基型”科技强国建设(1949—1976)、“追赶型”科技强国建设(1978—2011)和“赶超型”科技强国建设(2012至今)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科技强国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统一领导;坚持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道路;坚持举国体制的科技发展战略;坚持尊重科技人才的科技方针;坚持改革开放的科技发展国策。  相似文献   
999.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的过程。作为从传统生产力胎胞中实现新跃迁的新质生产力,其科学内涵突出体现为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生产力理论指导、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和绿色发展鲜明底色具有高度适配性,是符合且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三个层面的原则遵循,即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性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原则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目的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00.
新常态下中国大力推动发展模式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更多新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一体”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受资金筹措能力不足、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高校科技平台存在运行效率不高的现象。为此,高校应当从产教融合视角推动高校科技平台创新,完善科技平台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中推动高校科技平台创新发展,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利益共享和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