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37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为了集中论述汉语新词语的借代构造与认知理据的关系,论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表颜色语素容易借代造词;2、省略造词法的大量运用。论文试图运用转喻理论,典型范畴,框架─注意,背景─图形,无标记转指等认知理论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82.
本文对“现金流量表”编制过程中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对“调整分录”的编制原理进行了较深入分析;二是提出了用“科目设置法”直接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具体设计出该种方法的帐户格式.  相似文献   
283.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四个方位词.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表现出很大的不对称性,这体现在东西与南北的语义功能、造词能力、语法意义、排列顺序上.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成因包括人类认知、造字理据、我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等.  相似文献   
284.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鲜明地指出,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隐喻不仅是辞格或日简单的交际附属品,也是一种由语言承载并凸显的思维方式.文章在将充分的理论考察与足额的例证阐析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传统的夸张修辞不仅是表层的语词超常组配,更是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认知路径,换言之,夸张的本质是隐喻性的.汉英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身体结构及其体验范式决定了两种夸张隐喻的趋同性;而中西方民族的文化模型又衍生出跨语言夸张隐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85.
286.
中国与西方国家,尤其是汉英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教育、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有很大的差别.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词语用法在许多方面存在非对等现象,甚至同一个词语的表达形式在表面意义上大相径庭.有时候同一个事物,由于地域、视觉、兴趣以及认知方法等的差异,赋予它的理据也不同.  相似文献   
287.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中动句式。本文对英汉语中动结构进行了结构、句法特征、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并从中动结构形成的动因及途径两方面,对其认知理据展开了分析,试图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英汉中动结构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性,这与它们相似的认知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它们的差异性是由英汉中动结构语法化的差异所导致。  相似文献   
288.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对网络语言变异进行阐释。指出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网络语言变异是网络交际者在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美学功能驱动下,对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进行特异组合的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网络词汇变异具有认知理据性,网络新词的语义建构可以得到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89.
同一个名称的得名之由应该是确定的,一个词的理据只能作出一种解释,而不应该随意解释.作为一部解释词语理据的著作,<释名>则有48处出现了"一词二据"现象.产生"一词二据"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兼容并收前人的训诂材料;二是运用声训随意系联同音词或近音词;三是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探求理据.  相似文献   
290.
论词源理据在词汇深度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最基本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语言运用的先决条件。词汇习得方式会直接影响词汇习得效果。本文讨论了词源信息的学习对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重点论述了词源理据对词汇深度(词汇知识)习得各个层面的影响,认为词源理据不仅有助于学习者词汇知识的加深,而且能够进一步调动学习者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产出词汇,提高词汇习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