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383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919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书法艺术在创造书法意象的时候 ,书写的总是一定的文辞 ,这就使书法艺术既表现书写的形式所表现出的美感———书意美 ,又表现文辞内容所蕴含的美感———文意美。书法艺术书意美与文意美二重美感的契合 ,构成了书法意象美的整体  相似文献   
992.
《尔雅正义》引"贾谊书"共有27例,从分析引"贾谊书"原因入手,对引例分布、训释方式详细分析,得出引"贾谊书"具有:分布广且集中、引例简洁、反某为某现象多的特点。同时指出,限于体例与语言理论,造成引书时的缺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993.
人文学院高玉海博士的《明清小说续书研究》于2004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并于2005年12月获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三等奖。小说名著多续书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常见的现象,尽管总体上续书的思想、艺术都没有达到原著的水准,但续书现象却是研究古代小说史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小说续书现象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大多只是作为普及性读物进行介绍,或者是学界重视的专书研究,《明清小说续书研究》是第一部全方位研究明清时期小说续书现象的学术专著。该书共分…  相似文献   
994.
《道藏》洞真部谱录中现存有《梓潼帝君化书》,《道藏提要》著录此书作于元末有误。该文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详加考证,提出了不同观点。鉴于梓潼帝君在元仁宗时被敕封为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掌管文昌府,是宋代以后参加科举的士子顶礼膜拜的主要神,对当时社会风气、民间信仰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审视明清社会风尚、文化转型等的动因及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95.
邬文玲 《中州学刊》2023,(5):139-145
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竹简《先令券书》1号简中的■字,以往释作“亥”“定”“仄”“昃”“今”“乞”诸字,皆未安。从字形、文例、文意来看,该字应释作“與”,读作“舆”,意指舆县。《先令券书》首句释文应改作“元始五年九月壬辰朔辛丑,與(舆)高都里朱夌,庐居新安里”。101号墓所在之地为汉代舆县都乡高都里,舆县城址当在附近不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996.
陈海红 《浙江社会科学》2023,(4):119-127+160
作为区域性的文化符号,春秋越剑凝聚了千百年来越人深厚的人文历史与丰富的生活意涵。在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合中,越人不断于锻打中求坚韧、于淬火中求刚劲、于磨砺中求锋利、于明灭中求华美,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人生的期盼灌注到以越王勾践剑为标识的精神源头之上。这一区域性的越人铸剑之路,体现着于继承中求创新、于规则处求自由、于平淡处求高明、于琐碎处求超越的形上生命追求,孕育出了千千万万个自觉为“越人”的浙江人。在迈进民族历史新时代的历程中,我们需要继续挖掘、弘扬沉潜在越王剑中的越人精神,以塑造更加富于创造性的浙江品格。  相似文献   
997.
路新生 《江西社会科学》2023,(3):100-111+208
以历史美学的规定性为视角,“类”与“典型”相通。中国传统史学的“类传法”表现出“类”与“典型”的诸多面相。《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类传法体制又有所创新,其以“类”传人,旨趣落在以“多”见“一”,通过“类”的集中让读者识别“善类”与“恶类”,具有历史美学规定性之诸多特点,值得当今史学界在鉴赏的同时深思再深思。  相似文献   
998.
书装设计艺术具有整体性、从属性、独立性、艺术性、商品性的特殊性质。书装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符合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要求;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树立准确定位,特定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999.
赵望秦 《唐都学刊》2001,17(4):27-30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李晟碑》,有幸保存至今。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李晟碑》,是经后人剜刻重开,还是被翻刻过的伪品,古今学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考察碑版本身的历史变化情况,比勘今所见此碑拓本与《唐文粹》所收碑文在文字上的异同,认为不可将今存《李晟碑》视作伪品。  相似文献   
1000.
《李斯列传》是《史记》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以往研究的关注点总落在司马迁刻画李斯这个人物的艺术手法上,而往往忽视了该传的结构特色及以王业为中心的本旨。本文从该传"五叹"、"五书"的结构人手,深入剖析李斯的性格,并分析其与秦王朝命运的联系。由此来观照司马迁是如何实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盲"这一宏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