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18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50篇
理论方法论   178篇
综合类   1339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秩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建 《文史哲》2004,(4):35-41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权衰微,民不聊生,社会秩序结构在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秩序结构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民间秩序结构表现为豪强割据、豪族游侠统治、坞堡自救、望族的精神领导。民间秩序结构中的阶级组成主要为大族、官僚与门生故吏之间的依存关系,大族、豪强与宗族乡党、侠徒之间的共存关系。其特点为相对的独立性,豪强、游侠统治的强权性,轻财重义、仗义疏财的侠义性,以宗族乡党为基础的宗族性,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建立乌托邦社会的"复古性",共同体中自救共存的互助性。  相似文献   
992.
社区治理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社会的秩序分为单中心秩序和多中心秩序,前者是有指导的自上而下的社会秩序,后者是许多决策中心在一般规则体系中规制其相互关系的秩序。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自治的推进取决于社区治理由行政单中心秩序向多中心秩序的“嬗变”。由公共责任理念引导、公共规则规制的社区多中心治理秩序,将是摆脱“公地困境”、激发社区治理多中心因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集体行动和社区善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循着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所展现的思想视域回顾了哲学发展的简要历史 ,认为哲学史也可说是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建立人间秩序的不断尝试的历史。我国目前的社会改革是一场社会秩序的大变革 ,哲学要在其中实现思想的解放和建设作用 ,需要吸取别国转轨时期的历史教训 ,真正继承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哲学思想的精华。我国正在进入马克思主义所由产生的历史现实中 ,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检验和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994.
权威问题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权威的研究对深刻阐发秩序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帕森斯侧重于从制度视角阐释权威的概念规定性,并以社会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理论预设,认为价值问的整合可通过制度化的途径来实现。而科尔曼注重从社会主体的个人行动层次上,揭示权威的本质,认为权威是社会主体将控制自身行动的权利转让给他人而形成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主体都不拥有所需的全部社会资源,因为社会权利存在于共识中。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审视权威的历史发展进程,从社会秩序的客观必然性中,阐释权威的概念内涵,揭示权威发展的理论逻辑,给我们研究权威提供了概念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95.
伦理秩序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性问题是伴随着理性至上主义的式微和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置疑而在20世纪西方哲学、伦理学中日益凸显出来的,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伦理关系合理性是在对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具体交往关系的根本性把握中获得的;伦理秩序的合理性是建立在伦理关系合理性基础上的,伦理秩序是"活的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本身也要受到合理性的反思,正是在反思的过程中获得了合理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6.
刘欣 《齐鲁学刊》2003,(4):93-95
被称为“现代派文学鼻祖”的卡夫卡的小说以荒谬的、不合逻辑的、离奇曲折的结构 ,反映作者心目中的“异化了”的世界图像。在这个世界里 ,由于荒谬原则把事物颠倒为它的反面 ,使正义和法律绝对反常化 ,从而表现为秩序的颠倒 ;人处在一种不能以理性和逻辑去解释的荒诞的神秘的境地 ,人成了“非人” ,英雄变成了弱者 ;艺术也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 ,失去了本质 ,走向其自身的对立面。卡夫卡以独特的审美视觉 ,将其生命演绎成一部生存哲学著作 ,显示出一道形而上的哲学景观  相似文献   
997.
道德秩序的基本精神始终是维持社会的稳定与有序。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造就了现代意义的道德秩序。道德秩序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即实现从人身依附到人的独立与自由、从身份等级到契约平等、从匮乏的资源基础到丰富的社会基础、从单一到多样的社会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8.
刘勇 《中州学刊》2005,(1):26-3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任何期望走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国家必须经过的历程.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阶段,实现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包括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将成为这一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9.
朱书刚 《江汉论坛》2002,3(7):19-23
古典经济学家是在同时代的哲学影响下进行经济研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配第以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为方法论基础。重农学派和斯密都信奉自然秩序。斯密和李嘉图受到理性主义影响,运用抽象演绎法建构经济学体系。斯密从人类的利己心导出“经济人”的假定和“看不见的手”。李嘉图从功利主义出发,较深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西斯蒙第倡导人道主义经济学。他们的经济哲学思想构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哲学思潮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000.
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鸣 《社会科学》2004,(2):36-44
国际体系从其本源讲是一个历史概念。世界社会与国际体系相比 ,其基础不相同 ,它的行为主体是非国家的组织和个人。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关系是 :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它是一个跨历史阶段的抽象概念和框架。世界秩序是指一种在世界社会基础之上的秩序 ,重视行为主体的个人、民众运动的力量因素 ,要求以一种符合社会发展、人类共需的新法律、道德和价值观来规范世界上所有行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