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74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77篇 |
劳动科学 | 76篇 |
民族学 | 191篇 |
人才学 | 212篇 |
人口学 | 46篇 |
丛书文集 | 1777篇 |
理论方法论 | 319篇 |
综合类 | 4327篇 |
社会学 | 616篇 |
统计学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491篇 |
2013年 | 399篇 |
2012年 | 487篇 |
2011年 | 539篇 |
2010年 | 525篇 |
2009年 | 626篇 |
2008年 | 740篇 |
2007年 | 490篇 |
2006年 | 488篇 |
2005年 | 500篇 |
2004年 | 365篇 |
2003年 | 390篇 |
2002年 | 374篇 |
2001年 | 324篇 |
2000年 | 266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政治象征:概念、结构和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象征是指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意义和意义的表现是其基本形式要素,而意义的政治性是其本质。政治象征具有表现的情感性、神圣性和意义的模糊性、争议性和变化性。在政治过程中,政治象征是一套意义系统和权力技术,因而是政治分析的重要题域。“政治象征”是象征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政治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题域①。但迄今为止,在学科和主题研究中,一直缺乏对“政治象征”做出一个一般性的概念界定。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对政治象征现象做系统化的研究,而已有的研究工作在政治学中也一直处于边缘性地位②。本文运用结构主义和阐… 相似文献
82.
李二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4)
汉语研究一直重规词语理据的考释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近代以来因受语言任意论的冲击,汉语理据探求一度发生断层,既没有将其研究对象从古汉语单音词扩展至现代汉语双音词,也未能由具体而微的词语理据剖析过渡到高屋建瓴的汉语理据学构建.不过受益于当代语言学的“认知功能转向”,国内学界最近出现新兴的理据研究势头——汉语理据学正粗具雏形.它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有:理据与内部形式密不可分,但二者非同一概念;单音词有理据却无内部形式,而复合词既有理据亦有内部形式;复合理据析探从原子理据和分子理据入手,同时可进行多样分类;理据性和任意性是两条共同支配语言和谐演化的管控原则.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而雏建的汉语理据学必能继承传统,给力现在,开启未来,最终成长为一门解释力充盈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83.
杨继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68-71
存在和美是普遍的本体的同时也为具体的,审美与科技的思维方式都通过具体而涉及存在的根本机制,研究可见形式即存在秩序的表征,这是两种思维所共同遵循的也是其互相融通的内在机制;审美形式是两类思维共有的高级形态、是与理性的相通之处,它为创新增添前导性目标,是感悟命题、直观结构、解读存在秩序和秘密而昭示着前瞻的机制,由审美之维不仅可悟及世界本源的图景而走向生存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且益于科技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4.
陈长利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从“关系主义”视角出发,可以把“客观说”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概括为三种基本形态:以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为代表的“不透明性”关系,侧重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文学作为一个独立自治的审美领域,意识形态与普通读者经验不能任意进入文学;以英美新批评为代表的“透明性”关系,强调形式与意义结合为有机统一体,文学具有追寻本体世界的能力,“美育代宗教”为文学在现代社会找到合法位置,文学具有精神救赎的作用;以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半透明性”关系,侧重文本结构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地位,文学处于社会精神结构的指定位置,文本结构与精神结构通过阐释活动建立起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85.
李晓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74-76
通过对《刑案汇览》的初步分析,清代司法官员对疑难案件的司法解释,符合形式理性的某些特征,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清朝司法官员随意司法,任意解释法律条文。这种"形式理性"的清代司法特征的出现,有赖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法律职业化的推动,清代审转制度的规范,皇帝的重视。 相似文献
86.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存在者并由此提供出了人的存在的超越性维度,指出了人生的意义是追求人与超验世界的合一。凡人把人定义为肉体的存在者或局限于肉体欲望的存在者,凡人沉湎于感官知见、感官欲望,因而就有启蒙、教化对于凡人的拯救。现代西方哲学从不同的方面解构了理性主义哲学家的理性形而上学,阐明了被人们遗忘了的生活世界,从而揭示了人的存在的在世结构,但与此同时,人也成了在世的匆匆过客! 相似文献
87.
孙光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6):109-110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基本形式主要有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文化素质和正确引导学生社团等 相似文献
88.
论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 .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已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89.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礼""仁"可谓其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颇为复杂,究其特点,主要有四:历史发展"礼""仁"递生与时代合离,外在形式"礼""仁"价值损益与地位调适,具体内涵"仁""礼"内外有别与彼此互动,内在实质"礼""仁"具体与目标合理统一。 相似文献
90.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异质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全面、系统地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异质性因素及其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体制设置不合理、农民组织形式缺失、法律法规滞后以及文化缺失是导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而利益集团只有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发挥作用,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体制设置和农民组织形式缺失的一个副产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