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3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81篇
管理学   31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52篇
人才学   8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386篇
理论方法论   503篇
综合类   5885篇
社会学   299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755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翻译标准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本文尝试从旅游文本的翻译特点,通过例证来寻找旅游翻译的标准;并从旅游翻译的角度来思考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2.
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理论中,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可以概括为一个“一二三四”的模式:中和———社会和谐的核心;仁与礼———社会和谐的两大纲领;养均齐———社会和谐的三大基石;君本论、官本论、民本论、农本论———社会和谐的四大支柱。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3.
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探索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以建构主义为思想基石,聚焦于考察技术被建构的过程。在该理论框架中,技术被界定为社会行动,从而消解了传统的“人—机”二元论,而走向一种“可塑因—不可塑因”的新二分法;技术的结构即是围绕技术的社会行动结构,各个行动者之间的权力分布和互动关系可运用网络方法加以分析;技术发展是一个建构的演化过程,其动力源自于各类行动者的建构作用,多样性源自于各类行动者的异质性,行动者之间的协商构成了选择环境;社会建构论包含一种建构论的政策思想,强调政策干预的持续性、地方性以及政策决策民主化。  相似文献   
54.
A5的元最大阶数是5,使用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A5的10阶子群元的阶只可能是2,5。但由于拉格朗日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是否存在A5的10阶子群仍是问题。该文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找到A5的10阶子群元的构成规律,并使用构造性方法给出了5次交错群A5的6个10阶子群。  相似文献   
55.
船山创造性地诠释了张载关于“太虚”的观念,提出了“气”本体论,并以“气”本体作为其重新阐释儒学心性论的天道依据,全面阐发了“性”、“心”之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性情论,未发已发说,道心人心说等心性论各个层面的问题。船山对儒学心性论的解释,贯穿着“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以健顺五常之理融合于清通”的主题,突显了儒家传统性善论的主体性原则和天人合一的圣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克服宋明理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及其在精神气质上与儒门之正学的张力和偏差,以便回归儒门之正学,重新确立道德理性的至上地位。  相似文献   
56.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障碍及其克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桂华 《学术交流》2006,(3):167-169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思维的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因而常常导致移情的失败,以至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鉴于此,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克服从自身文化的角度与解读他人言语与行为的倾向,深刻认识文化元素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观念上自觉地建立两种文化的协调机制;立足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模式、语言交谈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鉴赏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与我国文化风俗的不同之处,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57.
科学方法论对科学活动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科学发现和科学检验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并为科学预测和科学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我国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发现和科学检验这两个阶段,而对科学方法论的应用阶段———科学预测和科学决策———的研究则较为薄弱。本文通过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与决策科学的比较,认为无论在决策科学的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决策科学的方法上,证伪主义方法论对决策科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是指示语的一个重要属性,也是交际过程中各方都基本认同的参照准则。但有的时候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如语用移情效果,会有意选择违背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这条准则,把指示中心转移到听话人或其他听众身上,从而发生了指示语映射现象。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指示词语,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指示这一现象的语用性质。  相似文献   
59.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众多的学派。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在西方社会比较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