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45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1166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先秦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匠人形象,因作者思想倾向的差异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作品中,匠人是被改造和受限制对象;墨家作品中匠人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显得相对自由,但在整个文化格局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法家对工匠持有轻视与排斥态度,作品中的工匠基本上都是负面形象;《庄子》对工匠态度则体现为两极对立,论说部分往往否定工匠,寓言故事中的工匠则作为主角和正面形象而出现。先秦文学作品中工匠角色的种种差异,主要源于各学派人文关怀的有无以及对技艺的态度,显示出古代文学的多元化走向。  相似文献   
782.
判断一个学派成立的标准,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4条标准:一个学派要有一个领头人物和一批成绩卓著的研究者,并在学科开端时产生;其学术成果已形成理论体系并在学术上产生重大影响,要有自己的研究风格;一个学派要得到社会的公认;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用这4个标准来衡量公共管理学派,就可看出公共管理学派并不完全符合这4个标准,它明显带有“洋学派”的特征。  相似文献   
783.
中国法学流派的创生和珞珈法学派的可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永平  徐锦堂 《学术界》2006,(1):260-267
中国学术界还没有出现大家公认的学派,但不少学科已经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法学界也是如此。所谓法学流派就是指在法学领域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比较系统的理论预设、研究进路和基本观点的学术共同体,学派在学术上具有理论的独特性和系统性、真理的片面性和深刻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和不惟一性的特征。政治干预学术、体制束缚发展,经济方面的诱惑,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法学学者自觉不够是中国当今法学流派不鲜明的主要原因。文章还对创建法学流派的根据、条件和意义进行了阐明。武汉大学在法学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可能形成在理论上独具一格的“珞珈法学派”  相似文献   
784.
结构主义与转换生成语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比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在产生背景、哲学及心理学基础、语言观、语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语言习得理论上的差异,阐述了目前西方语言学界最有影响的两种语言学理论的产生,各自的优势、缺陷和发展趋势。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体系完整,对语音和语素的研究相当透彻,但在句法的研究上还有缺陷;转换生成语法带来了语言学的革命,它增强了语言理论的解释力,而它所采用的演绎法没有以归纳法为基础,存在片面性,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785.
786.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游经历与思想异同,可以更好地梳理东林与蕺山两大学派的关系,从而深化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87.
探究法社会学的思想渊源需以西方法哲学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作类似于谱系学的考察。最初,古希腊思想家着重法律及正义观对保障国家与人民的重要作用。进入古罗马时代,思想家们则更看重理性自然法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观。中世纪的法学笼罩在神学主义的迷雾中,以人性恶的立场来定义法律,但这也招致了一些进步学者关于法律禁欲主义的质疑。进入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作为其成果之一的社会契约思想得到丰富,有关自然状态假设的提出为法律保障人民自由与公共利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十九世纪社会学学科的创建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为法社会学学科的创立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788.
名家学派特别注重“概念流动性”及其内涵的矛盾性,提出了以“辩者21事”为代表的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幛论性命题。“辨者21事”旨在揭示运动的内在矛盾性,讨论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讨论生物演化,刻画理想化概念,以及围绕语言哲学问题展开并且涉及逻辑,认知过程与一心灵哲学。所有涉及运动、变化的悖论性命题唯有运用微积分的辩证法思想。并且结合逻辑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其实,辩证法应当经受得起分析哲学家的批判性分析。在进行语义分析与逻辑分析的过程中,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有机结合,即能够正确解读所有相关悖论。  相似文献   
789.
从幕末到明治期间,虽然是朱子学的活跃时期,但是儒学却处于解体之中,"如何应对这种危局"成为日本知识分子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山崎暗斋学派的朱子学者,楠本端山(1828—1883)和楠本硕水(1833—1916)兄弟几乎很少被人提及。然而,楠本端山的学问以深潜缜密、体认自得而被视为当时朱子学者中的佼佼者;楠本硕水在山崎暗斋学派的朱子学者中却以重名分而为世人所称道。楠本俩兄弟以儒学者的身份活跃在幕末维新时期的历史舞台上,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儒学与时代的这种变局的?对此进行检讨,可以说对于认识处在剧烈振荡时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学者的时代观,解读日本遭遇危机时的民族性格,以及探索变革时期日本思想文化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0.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南高学派史学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严峻的民族危机,他们为救国,为进行爱国主义历史教育而努力从事史学研究。他们极力表章悠久的中国文化,驳斥了盛行一时的中华民族西来说,以培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面对外敌入侵,他们呼吁民众奋起反抗,努力激发民众的救亡意识和爱国情操,自己也履行了书生报国的职责。南高学派的这一史学特色,充分彰显了他们经世致用的的治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