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45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1166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王慧博 《理论界》2006,(3):169-170
本文概述了大众文化的产生,比较了法兰克福学派及英国文化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异同点,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对中国大众文化产生的影响及在该影响下中国大众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32.
20世纪30-4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受欧洲的文化形态学说的启发,雷海宗、林同济等人力图建立一整套独立的对世界及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及规律的认知体系,他们把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同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清理,雷海宗由此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文化独具“两周”的理论。雷、林还认为,20世纪30-40年代的世界正处于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战国时代”,只有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坚定抗战信心,才能拯救中国文化于覆亡;雷海宗甚至预言:中国文化将进入第三个发展周期。这些主要的思想观点,被视为“战国策派”文化形态学理论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833.
艺术从属论与艺术独立论,是西方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各自的主要标记之一,现代美学中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之间的鸿沟即由此而来。塔尔图学派与洛特曼美学思想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借用生物学理论,把艺术当作独立的生命,通过"外文本"和"文化链"的形式,将艺术与外部世界紧密地连在一起:从而既真正解决了艺术独立问题,又成功填平了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之间的鸿沟。西方美学上自古希腊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艺术与哲学之间的争论,从此告一段落。这也正是西方后现代美学文化转向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34.
中国的近代史学始建于20世纪初期,恰逢西方学界对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史学在研究内容、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这个总结以鲁滨孙的《新史学》为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体现了20世纪初期史学的“国际前沿”。在此同时,以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为代表的清华学派,也对中国史学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深刻变化以及所亟欲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比他们和鲁滨孙的见解,可以看到他们在“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这两个史学的根本问题上确实站到了当时的“国际前沿”。不仅如此,在如何对待传统史学中的合理成分方面,清华学派的态度似乎比鲁滨孙的《新史学》所代表的“国际前沿”还要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35.
自19世纪初西方大学确立科学研究职能以来,西方大学中涌现出众多著名的大学学派,这些学派在推动各自学科领域的学术繁荣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考察西方大学学派的发展历程与成功因素,可以发现学派领袖人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学派的孵化孕育,到学派的组织运行,再到学派的代际传承,都离不开学派领袖人物的引领和推动。综合而言,学派领袖人物在大学学派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他们是学派研究范式的引领者、学派研究团队的凝聚者、学派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学派新生力量的培育者以及学派价值文化的打造者。分析和借鉴西方大学学派领袖人物的学术角色,有助于我国大学更好地开展学术团队建设,以培养出符合我国大学学科建设需求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836.
刘鹗及其小说《老残游记》与太谷学派之间的关系历来充满争议,其核心在于《老残游记》的太谷思想缘起与“二巳传道”说两方面。既往研究多认为小说中的太谷思想是刘鹗对学派的自觉宣传。事实上直到愚园雅集之后,刘鹗才回归隔断数十年的太谷学派,他并非正统的太谷学派传教弟子,并且小说中多是刘鹗融合太谷思想后产生的“刘鹗思想”。这从小说中三位龙子的原型之谜中可见一斑。三位龙子的原型问题又与“二巳传道”说密切相关。“二巳传道”说曾被作出多种解读,辩证地看,李龙川说出“二巳传道”时指的即为黄葆年与刘鹗,只是从学派发展来看是指黄葆年与蒋文田。厘清这些复杂关系,才能让《老残游记》与太谷学派的研究各自获得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37.
玄学派诗人是指17世纪的一群诗人,他们在世俗诗歌或宗教诗歌中都采用了相似的诗歌创作手法及意向描写。巧思妙喻和机智是玄学派诗歌的两大特点。通过分析玄学派代表诗人约翰.多恩、安德鲁.马韦尔两篇主题截然相反的佳作,试图揭示玄学派这一同质性在英语诗歌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38.
在政治与伦理之间:本体维度的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法性质的认定对于探究国际法理论与实践操作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奥斯丁认为国际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而仅是“实证道德”的观点引起了长期的争论,这恰恰揭示了问题界定本身的不正确性,正确的问题应当是“国际法是什么法”。为了解国际法的性质,有必要分析国际法规范的具体运行。在这一问题上,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同时,观察和比较国际法与国际政治、全球伦理的关系也有助于厘清国际法的本质。在一个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国际法不可避免地体现为分散、协定、软弱、不对称的初级性法律,这是思考各方面国际法律问题的起点和基本语境。  相似文献   
839.
戴震以人性论为基础提出了他的理欲观,与程朱相比,他既看到理和欲的统一性,又看到理和欲的矛盾性,提出了对立统一的理欲观和人性择善论的思想。这不仅在新安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近代思想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40.
朝鲜王朝后期实学研究的两大流派可以说是星湖学派与北学派.从思维的论法来考察这两大流派的共同与不同点,并通过这些考察从宏观的角度重新探讨实学的性格.星湖学派的李瀷主唱逊志自得说法来做为经学的指针或者思维的论法,而北学派的朴趾源提出法古与创新做为作文的指针或者思维的论法.逊志自得的论法在形式上设定了他者与主体间的紧张,而实际上含蓄着对主体的自觉与对它的志向.北学派的法古创新论法虽然在形式上设定着上古与现在间的紧张,但实际上还含蓄着对现在的觉醒与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