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变媖 《伴侣(A版)》2007,(12):36-37
这个浮华的都市是我的爱情诺曼底。在这里,我遇到了女人一生中最不能触碰的两种男人:小男人和蓝颜知已。小男人,吃软饭,不惜借助女人成功;蓝颜,赏心悦目但却是一道只可远观的风景。爱上他们,前者心痛,无法收拾:后者心酸,无法面对。  相似文献   
82.
1.在以往的文人画研究中,人们多注意了庄禅的影响,而很少提及儒学;"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是中国古代人文知识分子("士")之优良传统,这主要体现在儒家精神;中国古代之"士"素有""、"达"、进、退之德行化追求;2.源初意义的水墨"文人画"是士人隐逸的产物,是知识分子"兼善天下"受挫失败而"独善其身"的选择,庄禅是他们的本色。但出世退隐而"君子固"之"士"却始终郁勃着入世"兼济"之情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文人题画诗即在表达着"诗以言志"的人格修身与"兼济"梦想,其根深蒂固的儒家情怀天地可鉴。  相似文献   
83.
正有人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其实不尽然也,地动山摇,桥断路塌,你不怕吗?四周黑暗无光,伸手不见五指,你独坐屋中,你不怕吗?当然,世间有一些可怕的事,只要你鼓起勇气、信心,就不觉得可怕。但是有一些难以克服的事,还是令人害怕。例如:一、不怕,怕债:当一个人途潦倒,家无斗米,衣食不全的时候,真是苦不堪言。过去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每到大年三十,所谓"打着灯笼要债",今年欠下的债,一定要在过年前偿还,实在没钱还,讨债的人就坐下不走了,那种滋  相似文献   
84.
从差异论的视角分析,“富二代”大学生是社会差异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求异思维时期的必然产物。由于儒家思想中“家本位”观点,使中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形成了由家族成员治理的模式,“富二代”大学生群体得以形成。“富二代”以其群体个性张扬的“富人”特征而与所谓“二代”大学生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5.
【正】有个富人和人的故事是这样说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要饭越是要得  相似文献   
86.
《文心雕龙·夸饰》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列目九条,从文字训诂入手,博采众说,比较剖述,详如论证,对《文心雕龙·夸饰》篇的训释疑点一一予以辨析。此外,辨疑条目又还涉及了文本校勘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7.
社会的贫富差距导致了"二代"的产生,而以该群体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和投入明显不足.对于这一现象,应加大对"二代"关注力度,健全社会公平机制,1转换思政教育思路,以人为本,尊重"二代"的主体性,通过隐性教育帮助其发掘自身潜力,使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8.
新疆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古代居民的食物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新疆尼勒克县科克一号墓地出土人骨中C、N同位素的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墓地古代居民的饮食结构中以肉食类为主,植物类食物中以C类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89.
南怀仁编纂的《理学》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及意义,它所传入的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南怀仁早年在欧洲耶稣会学校所学到的学科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学、16—17世纪以欧几里得几何学为核心的西方数学以及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这种学科知识体系具有重视系统性、突出亚里士多德所阐述的形式逻辑的重要作用、强调数学乃一切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等基本特征。把《理学》置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有助于揭示该书所传入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特征及意义,对认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跨文化交流所具有的某些特点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