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91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604篇
理论方法论   236篇
综合类   2463篇
社会学   190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本文追溯了中国古代自传文发展的历史线索,挖掘了自传文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3.
本文梳理了1978年以来北京史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并结合中国城市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对北京史研究进行展望,建议开展"城市环境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南亚研究》2022,(4):F0003-F0003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55.
胡适是现代首先提出“传纪文学”概念、积极从事相关研究的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最早从事现代传记文学写作,躬身践行其理论主张,自成一家的创作者;更是终生不懈、卓有成效的现代传记文学倡导者,在现代传记文学开创、发展上,有着独到的贡献。胡适以西方传记文学为参照,批评中国传统传记;以史鉴和教化的经世致用目的,倡导以“纪实传真”为核心的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开创者,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颇疏漏,如源于史传传统、功利目的、学术思想的重史轻文的偏向;对中国传统传记文学评价上的武断片面。因此时下不少论者认为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片面肤浅,许多已为后人超越。然而在胡适所处的时代,这一切都富有创造和挑战性。对一个开风气的人,不能苛求。何况胡适对中外传记文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研究,创作上有自己独到的风格特色。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主张与传记作品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历史地陈述和解释胡适的现代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是当下传记文学研究与创作必不可少的一步。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为“伏羲学”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运用遗传学、考古学、文献学三重证据,论证了上古华夏区域四大族群的不同文化特征:西部伏羲族是唯一的彩陶族,东部黄帝族、东夷族、南蛮族是三支玉器族。进而根据百年考古出土的大量彩陶纹样,论证了公元前6000年伏羲族在祖地甘肃天水大地湾历法“开天”,伏羲支族在先仰韶-仰韶-龙山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东扩“辟地”,伏羲族历法和彩陶随之东传到东部三支玉器族。龙山末期(公元前2000年)黄帝族南下入主中原,征服伏羲族、东夷族、南蛮族,建立夏朝。  相似文献   
57.
1孟子有言:“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在介绍和评说《兵家法思想通论》(张少瑜:《兵家法思想通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通论》。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之前,得先说说它的作者张少瑜。他不是专职的法律史教师或研究者,而是一位编辑。  相似文献   
58.
史学建构中常有空间思维。空间作为史学思考的一个维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是从人的感受出发,在史学作品中体现人对空间的感受、着眼人在空间之中流转的可能性;二是从空间的物质形态出发,观察这个形态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建构逻辑。空间思维之于历史研究,关键在于研究的设计之中,是否能把空间结构看作权利以及资源关系的产物,把空间形态解读成具有社会文化经济意义的历史积淀,把历史人物的空间经历开发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实践与物质权利秩序建构逻辑之间的对抗或对话。民国史研究今后如果从空间入手,应当可以取得新的学术成果。本文解构列文孙"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型"的空间构筑,对以上意向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9.
教学论研究在转向与回归实践、变革与创新理论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已有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从教学论研究历史自觉的意义上而言,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史,教学论与教学论史是“历史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思想的历史”.这一命题的意蕴不是以教学论的“历史”冲淡乃至替代对当下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探索,而是基于“历史性的教学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思想的历史”,从而实现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0.
存在主义思潮,是对20世纪中国美学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欧洲美学流派之一,中国生命论美学的建构与之息息相通。在存在主义东渐的过程中,百年中国生命论美学对它的接受,经历了"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的顺序,其发展着的核心问题,也经历着"艺术与解脱"—"艺术与自由"—"艺术与存在"的三个阶段,从而步步融会入"启蒙美学人生论"—"实践美学主体性"—"生命美学本体论"的层层深入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