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98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488篇
社会学   187篇
统计学   3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消费结构合理化监测指标的构建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费结构合理化目前仍处在定性分析阶段,文章从消费结构合理化的三个标准构建了监测指标,并利用语言评价信息组群决策方法(LOWA法)对构建的指标体系从可靠性,敏感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了筛选.  相似文献   
82.
各重灾县(市、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数据显示,1—4月,四川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83.
为了全面清查土地的利用情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技术在土地调查内外业的应用,总结了国内在这方面已做过的工作,展望了"3S"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的应用前景—数字土地。目前在土地动态变化中"3S"技术的应用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许多更深入的工作还有待开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3S"技术将渗透到我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每一个角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土地信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群体预防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科研及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从全国来看,各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这部分本应构成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采用科存档案中心存目录,有的则分散在科室,或固定人员管理,或干脆  相似文献   
85.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的温室气体减排不仅会使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还可能有各种间接的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影响,最广为人知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可以带来空气质量的改善。这些有利的协同效应却没有在政策制定中纳入考虑,主要原因在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不确定性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但是,在气候政策的设计和评估中全面考虑空气质量的协同效应几乎可以肯定,会增加社会产出,提高社会福利,因为这些协同效应很大,并且现有的政策分析并没有重视这些,未来纳入考虑对整体社会福利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景军  张晓虎  张磊 《社会科学》2012,(10):60-69
以风险行为定义的艾滋病高危人群概念在引入中国后发生了质变,最明显的例证是原本不属于高危人群的长途卡车司机竟也被纳入哨点监测系统,这本身是一个错误假设引发的错误判断。作为当代医学社会学关键性概念之一,"生物权力"系指政府机构利用法规和行政手段在公共健康问题上对普通公民的管理、控制、支配以及规训,它会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理由侵入到私人生活最隐秘的空间。鉴于中国的长卡司机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高危人群,要求这一人群在常规体检期间接受艾滋病监测的做法涉及到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的紧张问题,同时凸显着医学知识的建构和卫生机构的政策倡导对生物权力的左右。  相似文献   
87.
基于中国275个地级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为准自然试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环境-经济双重红利效应的理论依据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化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该效应会随着地区经济水平提高而呈现边际递增的规律。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化会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倒逼企业创新、促进公众消费及人才流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8.
黄艳荣 《决策探索》2007,(16):97-98
城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且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它集现代工业、商业、金融、文化先导为一身,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市人口和汽车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许多大城市,由于过多的汽车和人口,不合理的城市交通布局经常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多发、空气质量下降等.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9.
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设置、维度聚焦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是后脱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必然要求。遵循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事前治理逻辑,基于对返贫风险生发运演机理的理性揭示和科学预判,把内生脱贫动力、生计资源禀赋、外部灾害冲击和社会负面影响作为脱贫人口返贫生发的主要监测维度,且诸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基于四大维度的监测预警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及时化解返贫风险、阻断返贫。当前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建设面临监测制度不完善、监测主体配合机械式、监测技术体系不健全、风险信息管理碎片化和监测工作考核监督不完善等不利因素,迫切需要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布控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明确风险监测职责,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化监测技术体系支撑,打造返贫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信息管理机制,构建协同治理良好格局;共同推动后脱贫时代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的逐步形成、持续巩固和长效发力。  相似文献   
90.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指标体系,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借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