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7篇 |
免费 | 545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56篇 |
劳动科学 | 48篇 |
民族学 | 261篇 |
人才学 | 189篇 |
人口学 | 194篇 |
丛书文集 | 2873篇 |
理论方法论 | 536篇 |
综合类 | 6739篇 |
社会学 | 1158篇 |
统计学 | 7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2篇 |
2023年 | 1035篇 |
2022年 | 889篇 |
2021年 | 657篇 |
2020年 | 554篇 |
2019年 | 510篇 |
2018年 | 238篇 |
2017年 | 409篇 |
2016年 | 461篇 |
2015年 | 496篇 |
2014年 | 807篇 |
2013年 | 670篇 |
2012年 | 821篇 |
2011年 | 851篇 |
2010年 | 781篇 |
2009年 | 646篇 |
2008年 | 810篇 |
2007年 | 534篇 |
2006年 | 396篇 |
2005年 | 359篇 |
2004年 | 267篇 |
2003年 | 248篇 |
2002年 | 209篇 |
2001年 | 196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03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张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11-16
文学空间来源于生活空间,文学空间是生活空间的变型、转化和升华。生活空间要转化成文学空间必须经过作家的遴选、厘定和创造并且包蕴着作家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人文观。"空间理论"立足于从生活空间向文学空间的过渡,充分发掘作家的空间想象方式及其表现手段,探讨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规律和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Un l,n(Fq2 )作用下各个轨道生成的格之间的包含关系 ,一个子空间是由给定轨道生成格中的一个元素的条件 ,给出了格的特征多项式 . 相似文献
13.
14.
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性飞跃杨继瑞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历史性贡献。在我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正确的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 相似文献
15.
16.
张根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1):78-81
货币不仅存在时间价值,也存在空间价值.货币空间价值存在的依据既是客观的,也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学及哲学基础.货币空间价值的计量具有复杂性,但可以采用物价指数法和现行市价法.研究货币空间价值,对于投资、消费、货币流通,以及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等都有重要的帮助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广南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179-180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审美方式之一,不仅代表着华夏民族的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从技法和意识上传达的乃是对宇宙自然的无止境感悟与“天人合一”式的永恒探索精神。山水画空间并不是一个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精神体验的空间,亦即通过画境的可行、可望、可居和可游的心理模拟探寻。这种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赋予山水画家运动、开放、多维和无限性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3):41-46,72
中国园林内含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 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气象-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 相似文献
19.
使役句是日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使役句分类的角度,对使役句中的一个部分--直接作用于人的使役句进行研究,并分别对各个类别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0.
吴晓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
民族艺术展演空间的建构是与民族艺术展演文本的生成紧密相联的,两者同时并进,互补互动。不同样式的展演文本需要不同形式的展演空间,同样,不同特质的展演空间适合不同审美风格的展演文本。受制于展演文本内容的复杂性特点,展演空间的建构因而也显得复杂。它是在对既有文化符号和形式进行陌生化结构重组的基础上,将原本作为自然村落的物理空间转换为置于"他者"视野中的文化世界,使得展演空间呈现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和充满现代性追求意念的审美消费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