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4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63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采用边缘匹配和区域相关相结合的办法,用Gauss-Laplace算子首先对图像进行运算,提取图像的边缘像素,并根据一定约束条件匹配边缘像素,再将图像对视作对称,以相关值互为最大来确定其余点的匹配关系。用该方法处理经过良好校正的图像对,在VC 环境下可实现浓密视差图的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122.
云南"3.01"事件发生后,分别属于中美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其进行了集中报道。从分析样本中发现,《人民日报》将"3.01"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纽约时报》则认为这是一起中国维汉民族矛盾所引发的袭击事件。两报在报道中选择差异甚大的报道议题、关键词、图片、信源来印证和强化自身对这一事件的判断。报道呈现如此分野,与两报的价值立场和办报定位有关,《人民日报》以"喉舌框架"来报道"3.01事件",而《纽约时报》则以"冲突质疑框架"来审视它。《纽约时报》对"3.01事件"的报道固然有其意识形态偏见,但其多元立场、多种视点的报道框架与思路对中国媒体亦有启发,对于中国媒体提升对境外受众的舆论引导力和话语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电影如梦是个常见的比喻,它利用了梦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影的特性,即电影影像的形象展示性,观念的直接呈现性,流动画面和叙事情境的现在时效果,时空表达的自由性,观众对银幕内容的介入,银幕内容是达成观众愿望的中介,观众对银幕内容的被动性,银幕内容是象征本体、具有表层意义和隐藏意义。诚然,在众多的情形中电影的有意性和梦的紊乱性不可同日而语,电影的技术性、产业化等特性不是电影如梦所能喻明的。  相似文献   
124.
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构建社会比较、自我呈现、旅游嫉妒与出游意向间的概念模型,采用问卷 调查方式,在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面向常使用社交网站的青年旅游者实施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 以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社交网站上旅游嫉妒作用机制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社会比较正向影响旅游嫉妒, 同时正向影响出游意向;积极自我呈现负向影响旅游嫉妒,其与出游意向不呈负向关系;真实自我呈 现正向影响出游意向,其与旅游嫉妒关系不显著。旅游嫉妒的作用具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青年女性 旅游嫉妒对出游意向呈显著正向影响,影响效果值达 0.251;其真实自我呈现与旅游嫉妒呈负向影响关 系,效果值为 -0.043 且不显著。青年男性旅游嫉妒对出游意向影响不显著,效果值为 0.114;其真实自 我呈现与旅游嫉妒呈正向影响关系,效果值为 0.077 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5.
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导致了被征地者这一焦点群体的迅速激增。作为征地制度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承载体,该群体在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等问题已得到不少本土情景下的实证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围绕“退出意愿”,研究者提出了个体特征论、家庭结构论、空间区位论、发展期望论、身份锚定论、政策认知论六种理论假说。围绕“受偿诉求”,除了通常作为谈判之焦点的补偿数额,学者们也揭示出被征地者对于分配方案、程序正义、生存保障的诉求。围绕“行为策略”,研究者主要通过博弈模型、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尽管部分研究已经呈现了上述三个维度之间交融沟通的趋势,但三者各自为阵的孤立局面依旧存在。如何促成被征地者的类型知识、需求学说和行动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结,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建立出一套整合性框架,应当成为下一步的精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6.
胡家祥 《江汉论坛》2007,1(12):66-70
艺术直觉是介于科学直觉和道德直觉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它执着于对象的感性外观,关注人类生存的境遇,渗透有浓郁的情感,超越对事物的反映或反应,趋向于人生的诗意境界.它具有深刻性、瞬间性、潜意识性诸特点,是直观、理解和想象有机结合的产物,与灵感同属于妙悟.艺术直觉包含有三种形式,它可以是对事物外观的品味,也可以是对对象本质的觉察,还可能是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完整的直觉过程意味着心灵三层面的霎时贯通和整体呈现,直觉的结果是艺术意象、意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7.
有效的英语课堂需要以一定的教学情境为切入点,使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进行交际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以利于学生形成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能力。本文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如何从课堂情境导入、情境呈现和情境性操练任务设计方面入手,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8.
文化自觉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的建设和文化的创新。文化自觉靠学习和研究来获得。要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高文艺的社会本质和艺术本质的文化自觉。要用六维的立体思维去观察和认识文化,提高对文艺规律的文化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9.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口译教学过程中丰富的多模态话语符号通过相互协同、强化、补充、调节,共同实现话语意义;基于有效原则和适配原则,根据多模态话语系统的特点,选择和设计口译教学模态;同时在多模态话语理论指导下,构建教师、学生、多媒体网络、教学内容等教学四素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互动教学系统,从而提高口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0.
巴迪欧认为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传统的主体范式,唯物范式将主体简化为身体,唯心范式则将主体与身体分开。前者执著于生命中的死亡体验,是世俗性的“享受”;后者注重死亡中的生命体验,呈现为宗教般的“牺牲”,但二者最终走向死亡。因此,巴迪欧提出了第三种主体范式,它处于真理生成的轨道中,居于事件与真理之间,并忠诚于事件。在新的主体范式中,主体与身体具有同一性,既不可分也不可约,两者结合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彼此的特殊性。巴迪欧给出的是主体化的身体,这一新的身体作为两者的结合体而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