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711篇
社会学   14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抱抱暖暖:小时候以为中国很了不起,世界有7个洲,中国就有4个,有柳州、泉州、广州和福州……  相似文献   
92.
动物悼亡故事可分为异类悼母、异类悼子、义殉恩主、悼偶殉死。在悼祭文学的整体系统中 ,每每出现母题的置换与融和现象。动物行为体现的深层动机因其关系对象而异 ,殉情 ,行孝 ,报恩等等 ,总之 ,均符合丧悼文化之于主体角色规定 ,包括在一个大的伦理劝讽模式中。展示与组合这些要素则是随机性的 ,属于形象层次 ,于是往往就有可能带有某种新异传奇的要素出现。不论具体文学形象如何 ,所要说明的 ,往往要印证人不如异类的惯常话语  相似文献   
93.
黄晓阳 《老年世界》2013,(23):16-17
乡村是孩子们的乐园。两个成年人坐在一起聊自己的童年,一个出生于都市,一个出生于乡村。生活的清贫艰苦,永远都会属于乡村出生的那个孩子,同时,也是这个乡村出生的孩子,获得的童年乐趣,会远远多于都市出生的那个。  相似文献   
94.
童年趣事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你看,那会飞的梦,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你的童年也一定有许多趣事,请你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根据所写的内容,定一个题目,作文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相似文献   
95.
杨柳 《今日南国》2007,(19):39-41
一个普通话很不标准的人却成为万众瞩目的"名嘴",再转而成为亚洲最大网站的副总裁:一个曾游走于时尚前沿的人却醉心于古老的中医……梁冬总在以这种跳跃式的亮相带给人们如此丰沛的惊喜。其实也无须讶异,他不过在以自己的方式追逐梦想,不断奔跑着而已。  相似文献   
96.
欣赏:《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这篇文章,细读品来,更觉此文像一面镜子。人的一生是充满挑战的,人总是在经历中成长,很多道理,我们当时未必明白,但过去之后,可能就会体会得很深刻。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但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数人,因为他们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很多人的成功源于好习惯的养成,有时候习惯也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查·艾霍尔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其实,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如何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97.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不是第一次看,时无往复,怎样的因缘际会可以成就流浪儿童年的第二次机会,救助一线的工作人员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止于至善的真意.  相似文献   
98.
童年的精神分析:论田耳的小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耳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叙事的作家。童年是他重要的创作元素.也是精神分析学派极为重视的分析对象。本文分别运用弗洛伊德、卡伦·霍妮、拉康的理论,对田耳三篇有关童年的小说进行了精神分析解读,试图探求作者对人生命存在的沉潜思考。在《独舞的男孩》中,通过少女姚姿童年创伤性记忆的疗救试图弥补个体与时代的冲突,个体内心的冲突;在《夏天糖》中,通过童年小女孩和成年沦落风尘的兰兰的截然差异来表达人内心“理想我”与“真实我”的彻底分裂;在《坐躺椅的男人》中,通过小丁童年期与成年期的成长变异,证明自我最终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存在,表达作者对他者化的主体的绝望。  相似文献   
99.
凌叔华和萧红分别是京派文学和左翼文学的重要作家,进入抗战时期,两人都创作了一部带有强烈自叙传色彩的童年题材长篇小说,这其中有着惊人的巧合性和一致性。文章力图从对童年生活的遥忆、对人性、国民性的思考、对男权思想的批判、儿童视角的切入以及散文化的叙事文体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在叙事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0.
呯——叭!口平——叭!爆竹声震耳欲聋。今夜的天空多么美丽:绿的、红的、黄的焰火在天空中飞舞着;远处不时泛出一道道红光……今天是除夕!但美丽的夜晚、伙伴的欢声笑语和爆竹的轰鸣声都没有使我从悲伤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