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逢掖  欧阳焕百 《老友》2010,(10):56-57
今年端午节前夕,我们前往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黄冈村一组采访102岁的龙金妹老太。刚一踏进她次子胡经树家的院子,就看见老人正在洗准备包粽子的箬叶。走近她,只见她面色黑里透红,眼睛炯炯有神,说话爽朗,反应敏捷。寒暄之后的几句简单交谈,就显示了她活跃的思维和惊人的记忆力,祖孙四代30余人的名字她一口气说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82.
赵泽鸿  刘振华 《理论界》2009,(11):171-173
如果说巴赫金狂欢理论的"节日性"是节日比较研究的价值尺度,那么帕森斯的AGIL模式的四个方面则是节日比较研究的理想模型。本文以节日精神为出发点与归属点,在找准比较研究的分析对象,同时找准评判分析对象的价值尺度之后,以狂欢节为参照对象,从节日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去分析端午节应有的功能。通过分析揭示端午节的结构要素的完备状况,从而为分析我国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开辟结构功能视角的新思路,同时我们将认识到:要用一种"创旧"的理念去合理保护传统且积极塑造新的端午节的节日精神。  相似文献   
83.
端午节作为中韩两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形成历史悠久,经过长久的岁月传承下来。两国的端午节无论在起源还是在节日习俗方面有很多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84.
端午节是与春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也是炎黄子孙情感认同的—个时间点.现在人们所知道的端午节,一般都认为是与纪念屈原密不可分.其实,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的雏形就已经存在.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两类最基本的说法,一类起源说认为端午节俗主要源自先民避疫祈福的心理诉求,如夏至说、辟邪说、龙图腾祭祀说、祭天祈年说等.另一类起源说认为端午节源自对所敬仰的历史人物的纪念,如纪念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陈临、勾践等.但自秦汉以后,端午以“纪念屈原说”由沅湘渐传至全国,并相沿至今.避疫和纪念也一直成为后世端午节并行的两大主题,两千多年来传承不衰.无论是避疫祈福之说,还是人物纪念之说,都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求安祈福的价值取向、孝亲尊祖的报本观念和忠君节义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85.
李成龙 《社区》2012,(25):15-15
2012年6月20日,在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新川社区北川中公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场“共庆端午节、浓浓邻里情”的社区联谊活动正热闹上演。  相似文献   
86.
《当代老年》2009,(6):21-21
公路进村了,父母说话的口气硬朗了,非要我携妻带女回老家过端午节,照张全家福。 我老家在大柴湖,到处芦苇丛生,通往家乡的路,尽是坑坑洼洼。当年我带女友初见父母,时逢端午,女友和我顺手摘了好些芦叶,准备到家包棕子,芦叶虽好,可路不顺畅,一路磕磕碰碰,汗流浃背,皮鞋成了泥鞋,女友埋怨起来:“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原来是这种水泥路,让我上当受罪。”说罢,气恼地把芦叶也甩了,我强装笑脸却很无奈。  相似文献   
87.
1992年5月,我得了糖尿病。得病主要原因是遭遇一场车祸,我被人从车轮下拖出来没有死,精神刺激过度引起应激反应,当时正逢端午节,食糖、枣过多,因脏腑负担过重产生高血糖。之前我对此病一无所知,医生告知此为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给我定了食谱。  相似文献   
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3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相似文献   
89.
小笑 《社区》2009,(14):28-29
前不久,首都博物馆征集到一件绣有蛇、蝎、壁虎、蜈蚣、蟾蜍五种动物的红色兜肚。这种儿童服饰,当今的年轻人已不知它的用途。而老年人一见便知,这是老北京过端午节时儿童所用的避邪物——“五毒兜肚”。  相似文献   
90.
李峰 《金色年华》2005,(9):20-20
端午节刚过,有一则新闻被广为传播,说南京某中学的音乐课上,老师让知道屈原的人举手,全班三十多个学生中只有三个人举手,而且这三个人的回答全部错误,分别说成是歌手、医生和发明粽子的厨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