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学界对于宁调元的名、字、号及笔名并未完全弄清楚,从而影响到对宁调元进行全面、深入、精准的研究。新发现的相关史料表明:宁调元的谱名为宁之梯,学名为宁调元,自称“秋士”,化名有林士逸、辟支;字光甲;号仙霞、大一,自号愁人,亦号太一、太乙、仙甫等;宁调元使用过的笔名有屈魂、辟支、仙霞、民遗、大一、大、仙甫、仙、人、山、仙侠、太一、太乙等。  相似文献   
12.
鲁迅署笔名发表文章是否就是不负责任(之一)在鲁迅研究专家眼里,可以说,题目上的这十几个字,应该说已不是“问题”,甚至显得俗气、可笑,以至于我现在用它来“做文章”,也感到有点“没有必要”。但既然如今有些学人们还在继续“议论”,我就又觉得再来说一说,也并非特别地多余。大约是随着“胡适热”而对胡适研究的深入,需要找参照,需要对比,而能与胡适做对比、与胡适相互做参照的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中,除了鲁迅,还真不多。于是,研究越深入,对比也就越细腻,到现在,一直细腻到了要比较两人发表文章是否用真名上来了,即胡适发表的文章全都用…  相似文献   
13.
笔名的故事     
苁蓉 《老人世界》2013,(8):25-25
我的业余爱好是写稿,尤其是爱写一些批评题材的稿件。回想起来,写稿给我带来了诸多的荣耀,如鄙人的大名屡屡见报,受到同事们的羡慕,通过写稿,逐渐地提高了写作水平,而被领导看中,成为领导的“大秘”;通过写稿,使企业的各项业绩频见报端,我也由一名宣传干事,被提拔为某机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另外,诸多的先进工作者、优秀通讯员、优秀党员等等桂冠接踵而来,总的来说,写稿,给我带来的好处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史事辨识,殷夫的生年应是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致白莽》篇注释说殷夫"原名徐柏庭,又名徐祖华、徐白,笔名殷夫、白莽"是迄今对殷夫的姓名与笔名的最正确的说法;殷夫1927年被捕经徐培根保释后被"关在家里"之说是不正确的;阿英是把殷夫的艺术创作与其生活身世相混同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李辉 《中外书摘》2010,(10):38-42
关键批示浮出水面 “初澜”是“文革”中著名的写作班子的笔名之一。当年的不少历史过来人,想必对这个笔名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6.
汪闻 《山西老年》2012,(12):25-25
“文革”期间,能搞革命大批判的笔杆子上升很快,几大著名的写作班子,如梁效、石一歌、洪广思、唐晓文等,文章都是具有战斗动员令的“时代号角”。所以,当年民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小报抄大报,大报听梁效。”  相似文献   
17.
小鱼儿是俞肖云的笔名,卧底是指他刚刚出版的《统计的卧底》一书。说起来颇有些得意,大概4、5年前,作为较早与小俞和他的文章打交道的编辑,我似乎就看到了他的潜力,并教导他:从点滴积累,日后成熟时,可以成书。小俞也聪明,不仅领  相似文献   
18.
陈辉 《东西南北》2012,(2):34-35
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是小说家,但知道的人不多,因为他用的是笔名,叫“瘦马”,那时他身高1.78米,体重只有126斤,此外,马致远的《天净沙》中,亦有“古道西风瘦马”之句。后来这个笔名放弃了,因为读了明代张岱的《夜航船》,其中提到“扬州瘦马”,当时扬州一些老鸨四处收购穷人家女儿,教以琴棋书画,姿色好的卖给富贵人家做妾,姿色不好的送到烟花柳巷,她们被称为“瘦马”。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晚清时期报人笔名勃兴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追根溯源,针对晚清报人笔名所呈现的追求怪异、偏激以及变动不居的特征,大胆立论。认为:晚清报人笔名乃是时代的产物,反之,它也用突显个性的时代特征展现了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透露出他们观念变迁的个中讯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证实《红楼梦》真正的作者,是明末崇祯皇的太子朱慈烺,曹雪芹只是作者的笔名这一判断为真,让我们进一步研究《红楼梦》的内容。鲁迅先生在《(绛洞花主)小引》中指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