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0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288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03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177篇
理论方法论   285篇
综合类   2636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预防腐败行为是一个热门话题,首先要探析腐败的原因,对预防的机制有一个分析和看法.本文通过对我国产生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宏观上对预防腐败的机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2.
《道德颂》集中体现了盛可以小说的狂野风情,表现为语言妖冶华美而劲健犀利;情节单纯凝练而起伏跌宕;人物个性张狂,情感炽热。叙述中多重视角灵活转换,具有相互审视与辩驳的矛盾和张力。  相似文献   
93.
《学习与探索》2012,(5):139
编者按:晚明史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晚明社会的转型与历史的变革于是也就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晚明社会历史这种大变迁、大变革究竟起自何处,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所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94.
在布克文学奖的颁奖史上,只有两位作家两度获奖,他们是彼得·凯里(PeterCarey)和J.M.库切(J.M.Coetzee),且这两位作家目前都拥有澳大利亚国籍。当文学研究者将这两位作家纳入文学研究范畴进行分析时,发现可以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这两位作家的作品。本文将从第三种文化的角度分析两住作家的作品,特别是他们在流散过程中所创作的具体作品来梳理他们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95.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是复杂的,以往的讨论总是基于一种统一的视角,从一种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它,这种认识虽是必要的,却往往陷于笼统和牵强。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从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理想与现实的视角——即从它们各自的立论基础来进行讨论,也许对其认识会更加准确到位。  相似文献   
96.
97.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城市想象中,"城景"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它还综合了作家创作意图的主观投影、自身生命感知和情绪体验。三种不同视角呈现出了不同的城市形态:启蒙视角下的"城景"是灰暗与衰败的,革命视角下的"城景"是充满了对立与冲突的,自由视角下的"城景"是充满了日常生活审美的。  相似文献   
98.
笔者主要探究了国有企业战略视角下的企业人才管理,指出要将价值导向融入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价值为中心进行人才选拔、使用及培养,并提出要利用机制创新进行人才管理,对选拔机制、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创新,以此带动国有企业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9.
人称代词的普遍使用,成为现代汉语诗歌区别于中国古代诗歌一个突出的标志。目前,学界从现代诗歌的主体研究、表达策略研究、比较诗学研究等角度对人称代词的探讨日渐深入,但对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发生的历史语境及演变机制、人称带给新诗异于旧诗的审美体验及形式功能差异、人称在现代诗人创作中的个性特征、汉诗英译的人称转换等问题的探索有待拓宽与深化。  相似文献   
100.
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台湾怀乡潮中,林海音用《城南旧事》的儿童视角构建了一个与政治化的历史语境间离的北京。在后涉的叙事中,她重新经历着北京古老与现代的双重启蒙,在对自我身份的逐渐确立中,完成了成长这一叙事使命,同时也用自己的行进重现了北京的都市进程。在叙事中,成人叙事者时常悄然浮现,儿童与成人两种声音不断在文本中产生错位甚至断裂,表现出了两种相异的叙事态度。作为隐在的成人叙事者,林海音以虚设的童稚为纽带,串联起了一个去政治化的精神都市与一个多义性的故乡。这也与写作时的台湾语境是分不开的,作家所处的现实台湾是故乡也是异乡,她对于作品的去政治化也具有双重性。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同时代的台湾怀乡潮中。在普遍的怀乡叙事中,历史语境被有意弱化,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叙事迥异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