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2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29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64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541篇
理论方法论   235篇
综合类   3080篇
社会学   292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教育双方通过各种符号系统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该交往过程深刻地体现了符号互动论的思想。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论述了综合运用各种符号系统,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加强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德行,在实践中进行教育;紧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发挥新媒体的"声、形、影"符号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联网上线。  相似文献   
112.
正子贡问孔子,乡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你说的这两种情况,不如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孔子认为,对"众恶之"或"众好之"的人,都要进一步考察,方能下结论。孔子把人品鉴定为三种类型。一曰"乡愿",即伪善人;二曰"中行",即合乎中庸之道者;三曰"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按此归类,众好之者,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113.
认知语言学的“涉身性”特征决定了转喻研究必然已涉及主体的认知心理因素。但观察之下发现,无论是基于结构主义的“指称论”,还是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概念扩展”理论,都只是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概念对应,而较少考虑到认知主体的意识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从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出发,通过对转喻的本质性特征进行重新思考,提出了转喻意向性解释的三原则,并进而建构了一个转喻的意向性解释框架来对同一本体为何会产生不同喻体的问题加以说明。研究表明,转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是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决定本体以何种语言形式(喻体)进行表达的是认知主体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14.
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的宏观关系体现为刑事政策应纳入刑法体系之内,刑事政策通过危害性概念这一"连结点"被导入刑法解释中。刑事政策属于论理解释之"理",符合刑事政策之理才能体现立法的精神,因此刑事政策应成为检验各种解释方法的最后标准;实质解释与刑事政策的价值内涵相一致,以形式解释为基础,再进行实质解释符合法治国的发展态势。在我国现阶段,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影响刑法用语的"射程"范围,语词的扩张与限缩都离不开不同时期刑事政策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5.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迪尔凯姆和韦伯解释社会所依赖的路径和视角之不同来看待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差异.而笔者认为,尽管迪尔凯姆和韦伯在社会学的整体方法论上迥然不同而导致各自解释"社会"的范式也有明显差异,但他们终因"社会学"的学术范畴走到一起.因此,本文拟在分析二者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沟通二者的桥梁,为避免新时期社会学方法论走向两个极端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6.
月亮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个象征符号。其能指是圆缺变化,所指是长生不死。寄居月亮之中的白兔、蟾蜍、嫦娥与桂树都具有不死特征,这些不死的意象共同构成了月亮的长生不死形象。这是渴望长生不死的中国古人赋予月亮的文化意义,而作为月亮的对立面太阳则被赋予短命夭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除仍需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在语音教学中更强调善注国际音标等,在词形教学中更强调善于比较形近汉字的笔画数、笔顺和部件形体差异等,在语义教学中更强调讲清民族文化差异等。  相似文献   
118.
地母文化是遍布于世界各地由原始崇拜演化而来的文化现象。笔者在对我国地母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将符号吸引理论运用于广南地母文化旅游区的旅游规划设计,为广南地母文化符号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甲骨卜辞中的"来"被解释为像麦子之形,是象形字,即"麦"的古字初文,在卜辞中被假借为往来之"来","麦"是为其假借义而造的后起本字,"来"字上面的横画学界多认为是文字学上无意义的羡余符号,即赘笔。本文认为,这一赘笔是具有指示性的符号,与汉字构意有关,它标出了麦子的穗实,指出与其他农作物穗实在外形上的差别,即区别性特征,这体现着人们为同类事物造字构形时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0.
二百五相     
这是一句贬义性俚语,讽刺别人思想呆笨,以及相貌丑陋,言行失范的人格和相导。相即表示人的形象,这二百五的数字却有它的含义和来历。民间有二种解释:一种认为是2反5的原形演变过来。温州方言将反字含作摆,即反面,背面之意,由此简单地理解为将2字反过来便成为5的相。但另一种解释却涉及历史上一段经典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