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430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663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真理是一个万古长青的话题,有了哲学就有了对真理的探讨.但是,不同的哲学对真理的界定有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也是追求真理的,也有自己独特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真理的界定只是揭示了真理的认识论维度,它整体上是符合论的.对该教材中的真理定义,一定要避免庸俗化的理解,常识不是真理,只有反映并符合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同时,教材在理解真理时也结合了价值问题,并认为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22.
茅盾的《子夜》是五四以来社会剖析小说的杰出代表。这部小说以阶级理论为核心,认识和观察社会,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合理性这一观点。不论是小说的架构,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都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本篇论文主要从阶级矛盾和矛盾分析、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以及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来分析这部巨著。  相似文献   
23.
名言警句     
《山西老年》2012,(1):29-29
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么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贝弗里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三层涵义:从形式上说,它是一个涵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双重辩证结构体系;从内容上说,它表现的是一种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从现实的政治生活上说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5.
康德对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作为德国启蒙运动的主将,对于法国启蒙运动所提出的自由、平等等社会政治理念持积极的拥护态度并为之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但另一方面,他对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这些理念的哲学论证并不感到满意,甚至持批判的态度。这种双重的态度决定了康德在启蒙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一种所谓的"奠基",而是一种"重建"。  相似文献   
26.
真正的品牌高校,厚重得无法度量、称重、估值,她们本身就是尺度。她们从小屑于润色、包装、评判,文明往往从这早开源。世问有真理,她们足真理的发现苔,时代有变迁,她们是变迁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7.
《家庭科技》2012,(12):44
为"后继有人"欲更改户籍年过花甲的苏荣膝下没有子嗣,独生女儿苏蓓为他添了两个小外孙女。苏蓓与丈夫依照男女平等原则,约定长女随父姓王,去年10月出生的次女随母姓苏,并取名为苏灵灵,这也是为了苏家可以"后继有人"。外公觉得苏灵灵理应归类于母姓的祖线,以便继承祖宗留下的东西,将来负责管理老家的祖坟。  相似文献   
28.
柏拉图与孟子共同关注善的问题,不同的是柏拉图引导西方哲学走向知识论,孟子引导中国哲学走向功夫论。论证实质是柏拉图从真理情结出发走向了求善之路,并把求善问题转化成为真理认识论问题,他的求善之路可以表达为:认识真正的善,真正的善即真理。作为对比,孟子从善的定义出发走向体善之路。孟子把体善问题转化为功夫论问题,这种体善之路可以表达为:通过定义"仁义礼"来完成至善。他们的共同结论是:生存即善。  相似文献   
29.
作为古希腊哲学中重要的两派,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万物常新的观点和巴门尼德的"存在"不生不灭不动的主张通常被认为针锋相对.但当我们从原文出发,仔细分析赫拉克利特的"火""逻格斯",巴门尼德的"存在"等思想后却发现,两者与理智、真理密切相关的特性能够契合,且有着比较类似的从现象到判断,再到判断之判断的思维路径.二者真正的差异,在对真理呈现形式的理解上才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