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417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关于古汉语中偏指之“相”的词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表偏指的“相”是副词,具有称代作用。本文认为表偏指的“相”应为代词。因为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根据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表偏指的“相”的语法意义是起指代作用,可以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根据语言学中的递差理论,表偏指之“相”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由副词向代词的过渡,因此,把表偏指之“相”看作代词,比看作副词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2.
指示代词照应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常见的语法性粘连手段,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指示代词照应时所存在的异同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并以实例说明了解这些异同对于翻译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是”字在西汉以前的语言中不是一个成熟的系词,而最初只是一个指示代词。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是”字作为指示代词的指示,称代作用逐步减弱,进而具有了系词功能。到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已发展成为成熟的系词。这一发展过程在东汉人王充的《论衡》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114.
五代西蜀词题材处理的地域文化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世对五代西蜀词评价的分歧,主要在于五代西蜀词中过多的艳情题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在于西蜀的偏安,也在于西蜀的地域文化特色,既有西蜀地域中个人抱负与人格、文格的狭小,也有整个当时地域文化的停滞。西蜀词的失败,是一个值得后人深刻记取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湘乡方言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的形式与用法进行了具体说明与分析。同时将湘乡方言中的代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代词用法进行了比较,突显了湘乡方言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6.
新干方言人称代词从形式上看比较丰富,从语法上看,它们在句中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本文从新干方言人称代词这一语言事实出发,运用描写分析法,突出新干方言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17.
代词“彼”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古人称代词非常繁复,尤其第三人称。文章就先秦时期比较典型的代词“彼”作了调查,力求从中发现“彼”字的用法,确定“彼”字的语法地位,以期对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先秦代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阳江话人称代词的数和领格关系密切。根据古汉语文献,人称代词复数的屈折韵尾-k来源于近代汉语词缀"家"。其领格可分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两类,名词性领格读音比较单纯,形容词性领格根据调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上声类、阳平类和阴去类;阳平类只出现在亲属称谓词和专有人名前,是变调构词的结果;阴去类与上声类的用法一致,它是上声类领格连读变调的结果,从而揭示"阳江话的复数与所有格读音完全相同"是一种假象。  相似文献   
119.
代词回指无论在俄语中,还是其他语种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俄语主从复合句中进行此类研究,对语篇的回指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对三类俄语主从复合句中的代词回指问题、复合句中代词回指的翻译、及其在命题过程中用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将有助于增强俄语学习者对语篇的理解,对教材的编写和试卷的命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语篇翻译过程中代词回指的俄汉互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0.
语文闲谈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