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09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420篇 |
社会学 | 22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21.
屈承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3):45-49
Newmeyer(2003)之观点,认为语言之使用不是改变语言结构之动因,对形式语法学者而言,极具代表性。就其中主要论证作进一步的探究,发现所举事实无法证明其论点。不过,语言之使用固然无法作为语言基本结构形成之动因,却随时都有可能对语言结构作适度之修正。目前语法学上两大思潮“功能主义”及“形式主义”之间的关系。功能与形式不但不应该对立,而且在实际上应该互补短长、相辅相成才是。 相似文献
122.
王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16-118
古汉语中“之”的用法十分丰富。通过对甲骨文中“之”的用法的讨论,说明殷商时期还没有出现第三人称代词,“之”是个表示泛指的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123.
贺又宁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5):75-79
人称代词在语法分类中是一类实词,其词汇意义非常简单,就是指代人称,不同的人称代词,指代不同的人称。然而人称代词的语用意义却较为丰富,在语境中能够产生不同的语用变异。本文选择“你”与“您”这一对同一“人称”领域的代词进行对比,解析其不同语境中的语用意义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124.
袁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98-101
老舍在他的中短篇小说中构造了一系列第一人称叙述人形象.按其主体特征,老舍的此类小说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采用较为简单的叙述方式,叙述人只是单纯的旁观者,性格简单明晰;后期叙述人表露出强烈的主体意识,身兼故事的讲述者与参与者,具有复态情感.老舍借鉴了英伦作家如康拉德、狄更斯等人的叙述技巧,但同时又坚持了民族的文学传统, 并以现实主义立场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 相似文献
125.
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产生、发展、定型这一流变过程,与其它人称代词比,有着较大的差异。除“渠”、“她”外第三人称代词皆源自于指示代词指示性和称代性的分化,当指示代词的称代作用趋强势时,就已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指示代词称代特性在第三人称代词流变过程中,一直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王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4):89-94
在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虽然形形色色,但日本人大都回避使用它,这不仅与其第二人称代词本身形成的特殊的历史原因有关,而且与日本社会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从日语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第二人称代词形成的历史较短,缺乏固定的含义,致使人们难以准确地把握它;从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来看,由于日本社会中各方面都贯穿着论资排辈的原则,因而,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第二人称.对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并考察明治以来日本社会对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7.
董梅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99-104
在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童年篇的三个故事《姐妹们》、《遭遇》和《阿拉比》中,乔伊斯基于儿童视角,用精湛的语言和独特的结构展示了其别具风格的叙事策略。其中,以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策略、话语空间及故事空间交替的双空间叙事策略最为突出,它们对童年篇故事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这些叙事策略,结合叙事者的精神顿悟,乔伊斯在童年篇中生动展现了都柏林人宗教信仰的迷失、教学的无助和情感的未果,极好地契合了整个小说集的“瘫痪”主题。 相似文献
128.
杨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1-153
《藻海无边》中的多声叙事,尤其是男女主人公的双声叙事折射出多重对话尝试:身份的对话、文化的对话、属下与宗主的对话。这些对话性尝试体现了作为失声者言说的渴望,让读者体味了同一事件不同的维度。而生活于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位作家也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第一人称叙事,实现了身份、文化和作者之间的叙事,创造了文学史上“逆写帝国”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9.
李红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212-213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媒介。通过观察一种语言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0.
语篇表述理论(DRT)是一种动态语义理论,该理论的语篇表述结构规则和可及性规则可用于分析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预指现象,从而从理论上证明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具有预指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