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415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金瓶梅词话>中的"我"基本上完成了对"吾"的取代、置换."咱"表示复数的用例要大大多于表示单数的用例."俺"主要用于单数,常作定语."奴"(家)的用例超过了"咱",均为女子自称,只用于单数.在三种复数形式中,"俺每(们)"和"我每(们)"一般用于排除式,"咱们"一般用于包括式.第二人称代词"你"、"汝"、"你每(们)"等的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你每(们)"就少见了许多,"汝"则极为罕见."汝"同"你"的差异并不是语法上的,而是修辞语用上的.第三人称代词中,"他"的用例最多,是<词话>所有代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他每(们)"的用例次之,"伊"的用例最少.<词话>的反身代词中,最常见的是"自",其次是"自家",而"自己"则使用频率最低.  相似文献   
82.
古代汉语中的"侪"、"辈"、"属"、"曹"、"等"是用来表示复数的,但不能把它们看做代词的复数形式.这几个字虽然具有相同、相近的词汇意义,但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特别是在用法上.  相似文献   
83.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和种类上较为复杂,一般而言,疑问代词可以根据询问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询问人、询问事物、询问处所等三类。本文考察了《墨子》中的所有疑问代词,发现各个疑问代词语用功能很不平衡,将其语音形式分为匣母、禅母、影母三系。结合例句详尽分析了主要的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84.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大系统中的某些要素 ,如 :地理环境、社会地位、人际关系以及性别等对人们的语言有着一定的影响。英语是从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演变而来的 ,它的许多词汇和语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排斥或贬低妇女的倾向。用不带性别歧视色彩的中性语言来替代性歧视语言是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5.
并非句中出现疑问代词,句末即用问号.中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此多有忽略和误用,归纳分析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运用疑问代词例句,以引起重视,力求澄清误识,纠正误用.  相似文献   
86.
睢县方言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睢县方言属河南方言豫东片。睢县方言中人称代词的单数、复数形式以及某些人称代词的活用情况 ,体现出地域文化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省关中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脱胎于河南方言,并吸收了普通话特点的方言——(本文称之为)关中地区的河南方言,这种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普通话的人称代词相比,有相同,亦有不同之处,本文着重探讨了其人称代词的各种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90.
两周金文共有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乃"、"尔",它们的语法功能一直比较稳定。"余、朕、女、乃"和"我、尔"在殷商以前可能属于不同方言,后者之进入前者所在方言,可能就是为了补前者不表复数之不足。第二人称代词在殷商西周时可通用于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到东周春秋时期逐渐有了限制。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随着称谓礼仪的发展,称谓系统也发展得愈益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