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管理学   18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37篇
理论方法论   458篇
综合类   7054篇
社会学   664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933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648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安忆的小说擅长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女性的人生经历及她们的内心困惑、抗争,以突现女性的价值意义。她的小说《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从女性经验出发,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着女性话语,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成功地实现了反男性叙述。  相似文献   
62.
白先勇的小说以深沉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内涵而见长,传统文化的内蕴进入他的小说后,呈现出极其炫目的审美色彩,而这一切都是其审美意识的外化,他追求一种浓重的忧患意识,而小说亦因此而呈现出无法化约的感伤色彩,在美学载体上则表现为扑朔迷离的色调的运用。  相似文献   
63.
叶梦 《老年人》2005,(4):14-15
我认识汪曾祺先生,是读他的小说《异秉》、《受戒》和《大淖纪事》等等,感到有特别的味道。相比较而言,我尤其喜欢《异秉》写的与药铺相关的故事,因为我从小在中药铺里长大。我感觉汪先生的小说很沉静,与新时期那一批反思感伤类的时尚小说大不相同。而对汪先生最初的感受是听他的讲话录音,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大概是1980年吧,朋友给我捎来一盘磁带,是丁玲和汪曾祺的讲课录音。听丁玲的讲话,感觉老太太气势很盛,那种居高临下的味道,通过一部破录音机还原,多少有点失真地传达给了我。老太太说了些什么,我不太记得清了,但对她说起美国的牛仔裙,…  相似文献   
64.
论林纾翻译小说的爱国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 ,林纾甘做“叫旦之鸡”。他在译著的序、跋中大声呼吁 :国人应放弃中国文学优于西方的民族偏见 ,积极向先进的西方国家学习 ;要多读译作 ,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他希望自己的译作能鼓舞国人的爱国热情 ,奋起抵御外侮 ,以达到救国保种、富国强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澳大利亚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深长而又曲折,这个过程锻造了澳大利亚当代文学的民族铿锵之声,使之响彻世界文化之林,促进了澳大利亚国际化的进程。在这变革中,以怀特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家和一批文学批评家做出卓越的贡献。他们奋斗的历程与成就对当今中国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现代主义与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如何结合谈起,由分析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入手,探讨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对当今中国文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6.
张爱玲的小说为我们构置了一幅乱世生存的悲凉图景,"不安"是张爱玲对生命、人性和文化的言说方式,也是其小说独特的美学标记.  相似文献   
67.
世界诸国均无历史演义小说这一品种 ,只有中国才有历史演义小说。中国的正史 ,历来就有神话、传说、虚构的成份 ,以史为本 ,并敷演其大义 ,达到以史为鉴 ,教育和娱乐民众的目的 ,于是乃有历史演义小说的出现 ,历史演义小说经历了衍变过程。中国历史演义小说 ,具有其鲜明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8.
黄庐隐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塑造悲剧女性群体形象的代表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大的一笔。本文较具体地论述并指出庐隐小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9.
本文勾稽史料,考述张生平,补两《唐书》 传之不足.由《朝野佥载》论张之思想品性,可见两《唐书》所说 "性燥卞"、"罕为正人所遇"虽有一定因由,但正反映了他嫉恶如仇、不同流俗的个性,而其小说《朝野佥载》也具揭露社会、抨击时弊的进步性.同时,将其小说《游仙窟》置于小说史的流程中考察、评品,指出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世情小说,具有开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以小说炫学 ,充实了大量考证和训诂内容 ,同时还有重视自然科学和充满智者的幽默和风趣之特点。才学小说作者努力使小说骈体化、典雅化 ,有着提高小说地位的良好动机。这些都是清代中叶汉学鼎盛、学术文化集大成的趋势和社会审美风尚转向以典雅、宏博为美的时代风气在小说中反映 ,同时也与传统的文化观、小说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