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325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10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74篇
理论方法论   463篇
综合类   2168篇
社会学   432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972.
973.
何娟 《人民周刊》2021,(8):42-43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网红致谢信,是一场阅读激发的精神共振与情感共鸣。第26个“世界读书日”,又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如期而至,这封信于黄国平毕业4年后在网络走红,似乎也恰逢其时。4月,书香满华夏。全民阅读层层“破圈”。  相似文献   
974.
中日安全关系的发展,不仅在两国双边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两国所处地区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实践不断丰富着地区概念的内涵。基于“地区”视域,中日安全关系的演变脉络星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从“反对地区霸权”共识下的友好合作,转为“东亚安全治理”框架下的相互警惕认知,直至“跨域秩序构建”进程中的大国战略博弈。中"两国有关地区秩序构建的概念认知与路径选择,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彼此间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需要双方采取积极措施来共同构建新型地区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975.
赵天鹏 《国际论坛》2020,(1):55-71,157,158
中日两国在湄公河次区域长期存在着普遍竞争关系,主要表现为日本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争、地区合作制度之争、地缘政治之争与海洋安全之争。2018年以来,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双方在湄公河次区域出现了合作动向,主要表现为两国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中日从次区域的“普遍竞争”关系到第三方市场合作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美国因素带来的国际大环境变化,助推中日展开区域经济合作;二是湄公河次区域作为“一带一路”与“印太构想”的重要“节点”和中日的传统经济合作伙伴,为两国展开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广域的合作视角与具体的合作平台;三是泰国作为次区域中等国家,主动协调中日两国展开合作。尽管日本在次区域与华竞争的基本态势不会发生改变,但双方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两国的次区域合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6.
977.
美国人的“恐惧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近十多年来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给两国都带来了如何调整心态和给对方重新定位的问题。《日本经济新闻》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70%的经济界人士认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就可能超过日本。这意味着近100多年来“日强中弱”的态势将发生逆转.至少是出现“两强并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978.
非书资料著录应注意判断所编文献的类型、选择著录文献所需的信息源以及非书资料的重点著录项目  相似文献   
979.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保存了隶书的古意,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首倡碑学。经包世臣、康有为的倡导和宣扬,碑学兴起,盛行于清代后期的书坛。  相似文献   
980.
先秦古本《书》的流布已经较广。西汉伏生始传今文《书》二十八篇 ,逐渐形成欧阳氏与夏侯氏两个主干派别 ,并衍生诸多支脉 ,今文学达于极盛。东汉今文《书》由盛转衰 ,不再固守师法 ,而古文《书》学越来越多地为朝野所重视 ,地位趋于增高。马融、郑玄为杜林漆书作传作解 ,进一步促使古文《书》学显扬于世。两汉《书》学演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一、今文二十八篇得以写定并传世 ;二、保存古《书》许多残文散句以及最早一批经注经解 ;三、《书》学的今、古文之辩和其他若干问题的论争均萌生于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