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17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646篇
理论方法论   283篇
综合类   2629篇
社会学   1114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进入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界出现了以作品为关注中心的意义理论。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具有代表性。本文着重分析这种意义观念。  相似文献   
152.
在2004年与《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一道提出“大陆新武侠”的概念十年之后[1]150-156,[2]6,韩云波教授推出了他的力作:《“后金庸”武侠》。在“金庸时代”结束之后(以金庸1982年完成小说修改、1985年古龙逝世为标志),武侠小说先是经历了以黄易、温瑞安为代表的“港台新武侠突变期”,然后进入“大陆新武侠兴盛期”,“转型期”,可望达到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盛世武侠”的顶峰。[3]近三十年来,当代中国的都市化进展加快,大众文化是其灵魂与血液,而武侠文化又是大众文化最富于创造力的部分,借助于网络的兴起,武侠文化发育出武侠动漫、武侠网游、网络武侠小说、手机武侠小说等新的形态,在平媒小说创作、武侠影视剧制作方面,也颇有成绩。武侠小说的平媒出版在庞大的武侠文化市场运作体系之中,虽然日渐势弱,但始终是创造力的源泉,产业链的起点。韩云波将这一时段涌现出来的武侠作家作品归于“大陆新武侠”[4]17-21,并引入布罗代尔的“三层历史观”,将之作为“短时段的事件史”,放到武侠文化自古至今“长时段的环境史”与“中时代的群体史”中来考察,以“在场者”的身份,展开发生学的考察,力证大陆新武侠“具体事件、人物和作品以至流派、风格”等纷纭万象之下的“内在逻辑”,借研究者与创作者借鉴,其中生发的勇气、花费的精力、展现的智慧,特别令人感佩。这也让笔者想到韩云波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主持的“21世纪侠文化研究”栏目,在过去的10年里,它是国内武侠文化研究的核心阵地。这些工作与研究的实绩,恐怕得由非凡的文化理性与学术激情来支撑。理性与激情的交会,又何尝不是具备了“现代性”的侠客的题中之义。一位阅读研究武侠的学者,焕发出这样的“侠客气质”,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相似文献   
153.
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带有学术研究性的当代美术馆。三川当代美术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占地一万平方米,闹中取静,环境优雅。三川当代美术馆以"扎根本土当代,立足国内当代,放眼国际当代"的办馆理念,有着自己明确的学术定位与艺术主张。通过关注中国当代艺术、构建当代艺术家交流与展示平台,发现与培养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美术馆在自身的机构建设上、学术实践上以及活动举办上,都以推动中国当代美术的前进为最高宗旨。  相似文献   
154.
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特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他的“文本”理论独树一帜。他的“文本”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他把“作品”与“文本”加以区分,把“文本”看成动态的生成过程,并对“文本”作了详尽的分类。巴特的文本理论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重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5.
卡多钱少     
《阅读与作文》2007,(8):18-18
老公能吃能睡,100公斤的体重,最怕的就是干活。这天上午,老妈打电话说大米吃不完,要送一袋给我们。正好家里米快吃完了,我就让老公下午去驮回来。  相似文献   
156.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引入作品概念,与《存在与时间》中的器具概念相对照,揭示出此在的超越性此在不仅观看着认识世界,操劳着拥有世界,而且还应和着创造世界.本文通过阐释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有关作品和器具概念的论述,表明其哲学发展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7.
艾华 《今日南国》2009,(20):1-1
3月份的时候就接到这个客户来邮件说即将访问我们公司,但是由于他女儿生了小baby,所以原定3月中旬的访问时间推迟到4月的第二个星期。4月2日,我准时在机场等他,那一班原定下午17:40从北京飞来武汉的航班,在延迟半个小时后到达武汉。说是题外话,中国的飞机总是这样,似乎从来就没有准时到达过,不过尽管这样,  相似文献   
158.
本文以宗教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对张承志沉浸于宗教激情的历史与其文学创作历程同形同构同步关系的探讨,来说明宗教意识不仅是张承志历经精神磨练而形成的崇高理想,更是张承志对民族魂的追求、重铸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9.
160.
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史"的序列性、规定性解释系统反过来会破坏作品原初存在的"活性"成分.为此,我们不得不用"原生态"的理论来回溯作品的历史情境,以期减少必定存在的文学性的散失.《世说新语》之与魏晋文学研究,恰是一个难得的"原生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