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30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63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2352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孔子首先是一个好学者,一个成功的学习者,而后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孔子的学习思想可以用“好学”来概括。孔子“好学”的精义在“求道”。孔子是渊博的学者、仁爱的教者和真诚的长者,是伟大的老师,善于将知识转化为魅力,善于引导人通过学习知识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93.
94.
因果报应是佛教主要教义之一,它于东汉末年随佛学东渐,登陆中土,与中国固有的因果报应意识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因果报应观。这种新型的观念逐渐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至唐代,在唐人小说中出现了人世、冥间、畜道及天界四种主要的报应模式,影响波及后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9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古典大学之道的哲学诉说。大学在科技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凭借学科优势,以科学研究、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展现其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创新时代诠释。“三纲领”凝练了古典大学之道,“七证”之方求证了内明修养,“八条目”阐明了“亲民”实际学养,体现了古典大学之道的教育哲学内涵。大学之道的蕴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映射其时代特点,并在本质属性上呈现守正出新的继承性,在继承中创新理念的创新性,展现了现代大学之道对古典大学之道的价值传承。科学技术时代,大学以其大智、大树、大爱履行社会职能,再释大学之道的古典哲思与现代诠释的完美结合,展现其“道”与“器”的一轴两翼,彰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道器”交融,以“道器”相融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96.
探究明朝中期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成因,是宋明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阳明心学之源既有远承孟子和陆九渊的心学因素,也有同时代周边学者的商讨切磋之功。而作为王阳明的座主,程敏政以"道具于心"的"道一"思想,曾深刻地影响了王阳明学术的致思趋向,为心学的兴起导引先路,提供了契机。可以说,程敏政"道一"论是阳明心学形成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97.
三玄的本体论和辩证法对刘勰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本体论促成了《文心雕龙》一体化的探本溯源性建造,辩证法则使刘勰从矛盾对立的角度进行“支体必双”式的整体性发展把握。以道的此岸性与彼岸性、动态性与静态性为分野,以《易经》为总源头,《易传》和《老子》、《庄子》在相辅相成中又形成双水分流的态势。三玄对《文心雕龙》本体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刘勰对这四性的综合把握上;这种把握,从美学辩证法的角度看,还应从刘勰对以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玄佛化的道家和以接受挑战的身份出现的儒家的整体性上去透视。  相似文献   
98.
关于尼采与道家的比较话语,国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长时期从现代精神上比较尼采与老庄思想,突出了双方打破传统、寻求个性解放的要旨。但是与此不同的是,西方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则更多地从后现代视域上探讨尼采与东方思想的接近,目的是为西方现代困局寻找救赎希望。在这个视域中,尼采实际上被看成是一个“反现代”的思想代表,并被作为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笔者以为,要突破这种比较话语的不对称现象.就需要探讨尼采与道家思想深层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99.
老子性别平等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性别观是一种主张男女平等的观点,其平等的形上依据是"道"论.老子性别平等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子通过对"道"的雌性比喻以及对女性品格的推崇,表达了他对女性的尊崇及对女性性别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老子通过对雄性所具优势的肯定及其对阴阳等范畴关系的论述,表达了他对男性社会地位和性别价值的肯定.老子性别平等观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他试图以此纠偏父权文化的缺陷,消除社会的动乱,实现人间的和谐.在现代社会,老子性别平等观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包括阴阳家在内的先秦诸子应运而生于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这时代的精神脉息在于人们的终极眷注的重心从"命运"到"境界"或由"命"而"道"的转移.就这一点而言,已经有了相当的"境界"意识或"道"的观念的阴阳家,与还不曾达到"道"的觉悟而处在"命"或"命运"感笼罩下的数术家显然不同,但没有疑问的是,阴阳家在先秦诸予中比任何其他一家都更大程度地承受了数术家的遗产."五行"摄于"阴阳",因阴阳消长而有五行相生,也因阴阳消长而有五行相胜.由重于五行相生而有"序四时之大顺"以倡说"月令"的阴阳家,由重于五行相胜而又有主张"阴阳运"以发明"终始五德"的阴阳家.前者与数术中的"天文"、"历谱"、"五行"的因缘更深些,后者中最具典型性的则是自成一家之言的邹衍的学说."尚德"的价值取向使脱胎于数术的阴阳家不再置身于数术家,而其对于"有国者"的"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的寄望,则使其近于儒家之学却又有别于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之道;阴阳家在老子、孔子学说出现后重新回味了数术,但对"命"的再度眷注已是在对"道"的深切瞩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