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33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34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242篇 |
人才学 | 115篇 |
人口学 | 104篇 |
丛书文集 | 2128篇 |
理论方法论 | 506篇 |
综合类 | 3825篇 |
社会学 | 569篇 |
统计学 | 1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3篇 |
2023年 | 298篇 |
2022年 | 218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204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308篇 |
2014年 | 673篇 |
2013年 | 645篇 |
2012年 | 504篇 |
2011年 | 549篇 |
2010年 | 517篇 |
2009年 | 530篇 |
2008年 | 692篇 |
2007年 | 402篇 |
2006年 | 379篇 |
2005年 | 321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233篇 |
2002年 | 181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曹和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4-25
历史案例及国际比较的方法证明,文明的均衡收敛机制不单是冲突和相互威服的,而更多是和谐和共同繁荣的。虽然都依赖于市场公共品,但西欧的"分封经济"文明更多依赖市场资源,印度"种姓经济"文明更多依赖阶层固化的交易成本节约资源,中国"建置经济"文明更多依赖边际成本不递减的公共品资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扎根于人类文明的渊薮之中,全面小康建设者的举国努力,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证明了自己的综合比较优势,当代竞争中具有可持续繁荣的综合潜力。 相似文献
33.
34.
胡淼森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5):69-73
文明交流史上一个明显的趋势在于:当强势文明分析弱势文明时,往往更关注其器物层面的东西;相反,弱势文明更向往强势文明原典性的东西,有一种找到神圣开端的寻根冲动。两千年来,中国学人动辄追溯两希传统的认识论根源,似乎西方文明的胜利真的可以用这种神圣起源来论证一样。但如仔细分析,这种盲目的溯源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先验论的色彩较为浓重。 相似文献
35.
郑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5)
原始人类全身有毛发覆盖,是赤身裸体的.文明演进,进而遮蔽下体,后有挡护风寒的衣服.上古有裳无裤.到战国末年至秦汉时期,出现了与裤子有关的词"(祥)、绔((榜))"等,但并不完全等于今天的裤子.其实最早的(祷)没有裤裆,只有两条裤筒套在膝至踝骨处以御寒.(祥),很显然是一种有裆的裤子."满裆"即连裆.但还不完全是今天的裤子.最早的祥应该是为了干活方便而出现的,类似今天的大裤衩,后演进为今天的裤子.从裤子的演进,则可说明由低级到高级,从蒙昧到文明,从落后到先进,这一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 相似文献
36.
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文明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伊斯兰文明具有政教合一、复古倾向、文化统一性以及因强大的适应能力导致的多样性和区域化倾向等文化特点。对于中国穆斯林中的回族而言,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研究,对伊斯兰文明的研究,以及对西方文明的研究。对于伊斯兰文明的研究,特别需要关注伊斯兰文明的网络结构以及伊斯兰文明对于当代社会的适应性。文化自觉的意识源自危机和危机感。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必须从文明内部寻找原因,并从内部和外部全方位寻找解决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可以从中国伊斯兰文化和域外伊斯兰文化中受益。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求是学刊》2019,(5)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理论话语存在着以生态中心论为基础的"深绿"思潮、以现代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浅绿"思潮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红绿"思潮。"深绿"和"浅绿"思潮由于脱离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维度,单纯从抽象的生态价值观的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客观上推卸了资本对全球生态治理应尽的责任,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话语";红绿"思潮把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看作生态危机的根源,强调只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或市场社会主义,才能解决生态危机,是一种"非西方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话语。从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看,存在着"深绿"思潮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研究范式"、浅绿"思潮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建构中国生态文明理论话语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秉承"环境正义"的价值取向,维护中国的发展权和环境权,既作为一种发展观指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又作为一种境界论以促进全球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