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凸轮型泥条切割机,泥条切割面呈直平面无废泥产生,无需附加电机动力.该机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可靠,从应用角度彻底地解决了砖坯泥条的无废泥切割问题,在制砖行业推广使用会产生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2.
泉州籍作家苏淑勉在<大坪,我为你祝福>中写道:"只见红砖粉墙的楼房里,随处可见一袋袋焙熟包装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清一色白不锈铜的巨型茶盘,配上古铜紫砂茶壶茶盏,别具一格茶乡特色.  相似文献   
73.
鄂西土家族民间舞蹈肉连响与佛教关系密切。它延续古代巴人军乐舞遗风,融汇打莲湘的动律节奏,秉承"泥神道"的舞姿形态并吸纳莲花落的曲调唱腔,体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源性和承继性特征,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理所当然成为我国南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74.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世纪国宝展”一号展柜上,一块毫不起眼的灰褐色泥巴,与秦始皇陵的划船陶俑、中国最早的人造铁器等考古文物一起,戴上国宝桂冠,令众多参观者瞩目。和其它展品相比,这块参展的古窖泥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它依然“活着”。可不要小看这块古窖泥,它来自长江之滨的五粮液古窖池,至今已有637年的历史,每一克古窖泥里含有几百种、约十亿个参与五粮液酿造的微生物,被科技界称为“微生物黄金”。为保证这块古窖泥的沿途安全,四川专门派出警务人员护送这块“泥巴国宝”进京。为揭开这块“泥巴国宝”的秘密,记者专程赶到宜宾。  相似文献   
75.
76.
茶壶·符码     
正方寸玲珑之间的才情挥洒茶壶自从诞生以来,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因为中国人普遍的喝茶品茗习惯而与茶叶共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漫长的使用和制作过程中,又逐步演绎为一种文人雅士把玩欣赏、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艺术品。从生活用品到艺术品,茶壶的制作便从单纯依赖工艺技巧,走向更多地依靠创意设计。尽管现代设计学产生于西方,但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发展中,设计却无处不在—不论是独具东方美学特征的中式建筑和家具,还是朴拙厚重的青铜器皿;不论是精美绝伦的宫廷玉器和金银雕饰,还  相似文献   
77.
王骞 《青岛画报》2011,(11):104-105
辛卯初秋,我诚邀沈嘉荣老师同赴景德镇,沈老师深谙传统古道,予我更是良师益友。三生缘环境即雅,所经营之茶,无论普洱、乌龙或是其他皆茗中佳品,铁壶、银壶、金壶、紫砂亦不乏精粹,就连花盆、底座之器物亦是精心所选,独杯具泛泛,  相似文献   
78.
宗炳提出的人是精神物的思想在晋宋之际自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有两个积极的意义。一是在认识论上把主体分为精神主体和物质主体,彰显了主体的二重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人是精神物亦可称为人是精神我,以相对于作为物质形态的我。作为精神我,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他所追求的就不再是自我道德完美的标志和载体,也不再把自然看成是相互往还的依托或人生的归宿,而看成是超越了自我和超越了现实的自立的对象。相对于儒家以善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和道家以真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源于佛陀净土和期往来生理论的人是精神物的自然审美观,其核心在美。具有人是精神物这种主体意识的人所追求的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是澄神于泥洹之境,自然在他的眼中才真正成了审美的自然。  相似文献   
79.
赵淑清 《今日辽宁》2016,(4):33-37,32
正2013年9月25日,中国喀左紫陶艺术展上,在喀左晚窑展厅,我见到了以紫砂泥为材料创作的名为《沧桑》的作品:两扇颇为古老的木门封闭着,清晰的木纹,枯朽的门框,厚重的门墩,凹显的榫眼,古铜色的门环和门面上两只褐色的虫蜕,让人不由得心灵震颤,浓浓的乡愁油然而生——这是一道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和世事变迁依然屹立的门啊,它穿越了时光,在现代的富庶和繁华中静默着,守候着……那时候,我才知道作者  相似文献   
80.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无意间成为今日喀左紫砂文化产业的源头。一捧紫红黄绿青五色交融的"五色土",塑造出了喀左人善良与敦厚、热情与豪爽、睿智与理性、乐观与豁达、高雅与淡泊的"五色"品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辽宁的考古专家循着古人留下的足迹,在喀左县城东面4公里处的东山嘴屯,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地下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