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358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1445篇
社会学   1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最早拜读张锦池先生的大作是在1979年。那年,《北方论丛》因《红楼梦》的著作权问题,展开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讨论。作为大一学生的我,第一次领略了众多学者旗帜鲜明而又不失体面风度的学术论  相似文献   
62.
在所谓“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子女儿”的《红楼梦》的新鲜别致的美学境界里,大观园的丫环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走出贵族阶级的投影,以独特的个性生命、人格力量,进入艺术典型的画廊,体现出“理想的人性”——大观园中的女性美.与此同时,丫环形象也直接影响着20世纪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63.
现今盛世,收藏之风亦盛。如何走出一条"有趣而收藏、收藏更有趣"的个人特色的路?我与妻子徐立梅(两人共用一个网名"杨梅清清")一起,把多年的文化积淀投射到戈壁石小品的创作、收藏上面,走出了我们的收藏之路。玩石收藏,在中国可谓历史久远矣。从5300年前在北阴阳营出土的古南京人遗址,就有美石陪伴人生的佳话;《红楼梦》就是以"通灵宝玉"为线索生发的"石头记";米芾、苏东坡……都是拜石、玩石大家。玩石的魅力可见一斑。石不能言亦可人。南京别称为"石头城",我们生活在"石头城";玩石弄文,也是为石头城石文化添上一笔。我们玩石与众不同,是将不起眼的小块戈壁石,从石商手里淘来,不做任何外力加工,只以自己的学识、眼光观察、揣摩  相似文献   
64.
胡昌方 《老友》2009,(4):25-25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馍头"。《红楼梦》中这句话,道出了"人生必老,老而必死"的自然规律。然而,如何面对这个"土馍头"——人死了"后事"咋办?如何安葬?却反映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5.
《领导决策信息》2010,(36):11-11
一块本应属于农民的农村集体土地.为何变成一张张代金券?9月7日中广网发布消息解读了此事。2004年.四川宜宾红楼梦村村委会把集体酒厂转让给老渔翁公司.本应所得的400万集体土地款却被村委会印制发行了代金券。  相似文献   
66.
小读者(上)     
在我悠长的写作岁月里,这是一件怪事。我记得当年我大概三十岁左右,已经出版了好些小说。依我自己的准则,亦堪称薄有文名,只是不晓得别人怎么样想。有些人就是不看小说,无论是《红楼梦》或是《战争与和平》他都不看。往往在本市而又  相似文献   
67.
贾雨村的正邪两赋说和秦可卿的卧室意象不仅昭示着<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谱系渊源,而且作为<红楼梦>的写情策略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内在肌理中.大观园的世界也是一个正邪两赋的世界.在<红楼梦>的神道设教叙事策略中,秦可卿这个人物远远超越了道德层面,具有写意的特征,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时其关注焦点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生命本身.正邪两赋的历史谱系在小说中一直被当作贾宝玉和群钗情感世界的祖先和偶像,成为<红楼梦>情节设计和人物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示大观园诸艳的情缘体验.<红楼梦>并不是一部通俗小说,而应该是一部抒情体小说.诗性叙事,是<红楼梦>叙事上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8.
红楼梦》意境小说的品格,不仅确立了它作为古典文学的巅峰地位,也对现当代白话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现当代意境小说,均直接或间接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堪称是中国意境小说的鼻祖。  相似文献   
69.
杨飞 《社区》2012,(33):47-47
7月1日下午,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新荷社区居民袁士正的家中,随着一声轻轻的“咔嚓”声,袁士正终于完成了他的《红楼梦》剪纸作品。这幅剪纸作品花费了他整整七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70.
周啟瑜 《中外书摘》2009,(12):12-16
我的父亲周绍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学会副会长)去世已几年了,而我对他的思念却日益强烈。父亲一生做人行事极为低调,即使对子女也绝口不提自己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