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34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64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1484篇
社会学   151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借助小说的成功,"第二十二条军规"已经作为一个固定词条被加入英语词库中。在小说中,虽然它没有具体的内容,却变化多端、从无形到有形,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并作为一个权力中心存在并发挥着作用。在社会学领域里,米歇尔.福柯对权力理论做了详细而全面的论证。借助福柯的理论,可以看出"第二十二条军规"有着像"圆形监狱"一样的精思巧构,并由于其隐形的"工具"而愈发变得强大。正是因为看透了其运作机制,小说主人公约塞林才得以找到突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42.
证明了紧群的每一个表示都是不可约表示的直和,并结合紧群的平均算子的性质,得到了紧群的不可约表示的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943.
张新民 《快乐青春》2011,(11):76-76
我们每人每天都要吃饭,今天我们就聊聊“饭”字。一天,甲、乙、丙、丁四个人一块儿吃饭,触景生情,就议论起这个“饭”字来。  相似文献   
944.
焦作话(市区)属中原官话,没有入声,古清、次浊声母入声字归阴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近年来阴平中的入声字发生变异,分别读成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一个没有入声的方言,却能按入声字的类别发生声调变异是一种不常见的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考察,探讨发生变异的社会群体,并进一步解释这种变异的性质和发生的原因.通过对这种机理的认识,可以对北京话中古清声母入声字归类混乱的现象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4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智诗以维护诗歌艺术形式的自律为准则,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先锋性,可以从语义的变异、比喻格的拓展及人称代词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现代主智诗的智性化语言表达特点.  相似文献   
946.
本文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观察汉语中的字的性质及功能意义,尝试界定的字,并阐释的、地、得具有的本质同一性,提出的字研究的基本观点,以期从根本上把握汉语的结构和规律,接近汉语的本质事实,为汉语研究提供一个另样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947.
"五卅"运动中,各界人士为解决沪案提出了"废除"和"修改"不平等条约两种主张。在社会人士的意向中,这两种主张在方法上有差异,却并不存在根本对立。在临时执行政府提出"修约照会"后,国民党对之提出了尖锐批判,把"废约""修约"作为"革命"与"反革命","爱国"与"卖国"两种政策根本对立起来。但从本质上看,这种对立只是双方政治上对抗的表现,在具体处理沪案、当下解决不平等条约问题上,国民党、共产党和社会人士均认可由执政府依据国际法通过外交途径达成目标,"废约""修约"并不存在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948.
丁为祥 《学术月刊》2023,(7):14-22+114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中庸》所提出的一种关于“尊德”与“问学”关系的概念,以指谓君子人生修养中的不同层次与不同方面,人们似乎也从未怀疑过其相互关系。但自从理学崛起,由于讲学与求知需要的凸显,“尊德性”与“道问学”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而所谓“朱陆之争”便由此而展开。在朱子包括象山弟子对这一争论的叙述中,已经形成了所谓“泛观博览”与“发明本心”式的概括。到明代,又通过罗钦顺与王阳明之不同走向,转换为两种不同的为学进路之争。而从戴震到章学诚,则又通过“博”与“约”、“专”与“精”来深化这一问题在为学中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够还原于《中庸》之本义,并从儒家超越而又内在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那么这一近千年的争论也许就可以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头绪,也可以看出现代知识论追求与认识论走向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9.
江国华 《社会科学辑刊》2023,(2):39-56+2+237
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兼具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味。其核心关切在于人的生存本质以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基于此,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蕴涵了浓郁的主体间性哲学。诸如“党的领导”“新十六字方针”“人民中心”等均属于主体间性哲学的经典运用。其中,“党的领导”即“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刻揭示了领导主体和职能主体之间性;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即“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深刻揭示了不同职能主体之间性;“人民中心”即“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职能主体与人民主体之间性。  相似文献   
950.
杨园章 《民族研究》2023,(5):78-92+140-141
乡约及其所代表的“化乡”实践是探讨传统中国文化大一统的重要内容。明嘉靖年间,庄用宾等泉州缙绅在继承蔡清开创的学术传统之外,从京师带回新观念,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改造社会,青阳乡约应运而生。庄用宾基于当地盈塘水利和“朝天拜会”八堡轮流值社的传统,创造出乡约的组织架构,并增加新的礼仪实践,塑造乡贤谱系,将王朝礼法和地方传统融为一体,给本地文化注入新的内涵。正是通过诸多与青阳乡约相似的实践,以泉州为代表的兼有海内外多元文化传统的滨海地域社会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中国文化大一统进程。这为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